西吉县新营乡甘井村旅游示范点新建成的“太空舱营地”(12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依托当地红色文化、生态自然景观等包養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当地以“旅游+农业、旅游+文艺包養網、旅游+康包養網 花園养”为主要发展方向,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深度挖掘红色、生态、民俗等文旅资源,不断完善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体验,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新华社记包養者 王鹏 摄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员发现,创纪录的高温海水造成佛罗里达群岛附近海域超过3/4的人工养殖珊瑚死亡。美联社17日报道称,近些年,NOAA在佛罗里达群岛5个珊瑚礁区放包養網养了1500株鹿角珊瑚和1000株麋角珊瑚。研究人员几天前调查上述珊瑚礁后发包養现,仅有22%的鹿角珊瑚和5%的麋角珊瑚存活。
鹿角珊瑚和麋角珊瑚是生存于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包養網的物种,被称为珊瑚礁群的“结构工程师”,均为濒危物种。NOAA的研究人员表示,去年夏天,珊瑚养殖水域的温度连续数日高包養达34摄氏度。气候变包養行情化及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水温过高致使珊瑚难以生存。NOAA珊瑚研究学家莱斯涅斯基称,研究人员正试图培育更耐热的珊瑚,但这不是治本之策,“全球范围内必须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并进行重大政策调整。”(刘彬)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加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4%增长至39.8%,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指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2022年全世界约有6.9亿—7.8亿人口面临饥饿,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仍有近6亿人口长期食物不足。我国是世界上粮食进口最多的国家,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1.4%。因此,我国粮食安全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较大。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我国必须确保“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新时代“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环节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数字技术如何应用到农业生产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多集中于点上的研究和小规模的应用,缺乏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技术应用。因此,如何在大范围内打通农业生产的数据流、将数字经济与农业传统产业融合、让数据在农业生产环节中产生高效的价值,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国传统粮食生产方式遇到持续增产瓶颈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推动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举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包養以下简称“单产”)由167.5千克/亩(2 527千克/公顷),提高到2021年的387千克/亩(5 805千克/公顷),翻了2.3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以下简称“化肥”)投入增加了5.9倍,农药投入增加了4.7倍(表1)。然而,我国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未被充分吸收利用的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用水量达到3 644.3亿立方米,占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的61.5%。通过分析我国1978年至今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 0.001)。1978—2002年,单位化肥施用量的粮食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即增加化肥施用量对于提升粮食产量的作用逐渐降低;2003—2015年,我国化肥总施用量的数据仍在攀升,但是单位化肥施用量带来的粮食产量却几乎不变,也就是说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粮食增产已进入平台期;2015年开始,随着国家“双减”战略的提出,虽然化肥施用总量逐年减少,但单位化肥施用量的粮食产量则出现了缓慢提升(图1)。由此可见,我国化肥的使用已经严重超标,不仅无法促进粮食持续增产,而且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化肥还会进入土壤及水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数字化技术起步早,海量农业数据的积累支撑了国家初步建立农业智能化生态体系,实现了增产提效,如原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合作建立了精准数字农业生态体系。目前,德国拜耳公司旗下气候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推出的数字农业平台(Climate FieldView)已服务全球超过13亿亩耕地,通过海量数据采集,帮助农民优化农田决策,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户降低农业生产管理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是粮食进口第一大国,大豆和玉米的进口量排全球前两位,合计占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76%。我国大豆和玉米生产均存在单产低、成本高的问题。2021年,我国大豆单产(约140千克/亩)是美国(231千克/亩)的61%,成本(约781元/亩)是美国(593元/亩)的1.3倍;我国玉米单产(约507千克/亩)是美国(735千克/亩)的69%,成本(约1 149元/亩)是美国(806元/亩)的1.5倍。由此可见,我国大豆和玉米不仅单产低,且单产的成本是美国的2.1—2.2倍,节本增效的空间巨大。因此,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实现粮食生产中降本增产增效,是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农业生产是一个受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是增加粮食产能的有效途径,农业农村部已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工作的头号工程。粮食单产的波动受到光、热、水等气候因素,土壤和地形等环境因素,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因素,品种改良等科技因素的影响。针对近15年玉米单产增加的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因素占48%,田间管理占39%,可见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粮食单产的作用巨大。发展智慧农业,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系统,就是要通过海量数据的获取,建立农业模型和算法,摸清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对光、温、水、肥等资源的需求特点,智能化精准识别作物的病虫害,从而作出适时适量施用水肥药和播种收获时间等的管理决策,对复杂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精准化控制。通过粮食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提升田间管理在粮食单产增加中的作用,减弱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现“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的转变。
发展智慧农业的核心“九步法”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随后,我国围绕作物生长发育、种植管理管控、农业信息采集、质量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农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农业传感器、水肥一体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农业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随着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智慧农业技术进步,我国智慧农业迅速发展。围绕耕地土壤、种子、水资源、肥料和农药利用等方面,科研人员开展包養網排名了大量的单项技术研究或集成技术研究,部分技术环节已取得突破,并在应用示范中取得了显著效益。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粮食生产全链条,针对从耕整地到粮食入库的全过程,通过将碎片化的单点技术进行串联,为我国农业生产节本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藏粮于技”。为此,本文将控制论的概念引入农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智慧农业助力农业生产的核心“九步法”,即“两精”“三变”“三减”“一用”(图2)。利用信息技术打通农业生产全链条数据流,通过农业大数据积累,开发算法和模型挖掘数据价值,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并用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实现精准执行系统指令。同时,智能农业机械又可在作业的同时采集数据,实现数据流的闭环。随着系统不断积累数据,进一步加强数据驱动的模型训练,使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实现精准决策,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增产增效潜力。
“两精”:精准整地、精量播种
精准整地。土壤精准耕整是提高农业水肥药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精准整地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深松和激光整地3项关键技术: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土壤径流、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分蒸发;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透水透气性和团粒结构;激光整地则直接影响田间灌溉效率。有研究表明,经过激光整地技术平整后的土地,能够较好解决漫灌造成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比传统平整土地方式节约灌溉用水21%;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19%—22%;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土肥流失,作物产量可提高5%—11%。此外,农田通过高精度平整后,还可以带来附加效益,如可减少灌溉沟渠和田埂的占地面积使水田土地利用率提高3%—6%。此外,根据土壤类型和种植作物种类的不同,整地深度和耕整方式要求也不一致,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不同土壤类型特点和不同作物种子萌发、生长的规律,为精准整地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
精量播种。作物的播种质量和产量息息相关。如果播种疏密不均,会导致生长无序、通风透气性差、营养获取不均衡、易受病虫害侵袭等问题。随着播种机械的技术进步,实现精量播种成为可能,而精量播种的前提是确定作物品种的适宜播量和最佳行距、株距等。通过构建群体尺度的作物生长模型,利用信息空间模拟不同密度作物的光合效率和生长发育规律,将为作物精量播种提供支撑。研究表明,精量播种一方面可提高作物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壮,营养合理,个体发育健壮,群体长势均衡,进而实现单产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或完全省去间苗时间,节约人力和能源成本;此外,精量播种还可以节约种子用粮,避免种子浪费。玉米通过精量播种可以节约种子2.7—3.0千克/亩(40—45千克/公顷),按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估算,相当于可节约玉米用种量172万—194万吨。
“三变”:变量施水、变量施肥、变量施药
水肥药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基础物质,在保障作物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水土资源及农业生态环境。因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是主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2022年,我国农业用水量达3 781.3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3%。我国也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我国平均每亩地的化肥施用量是美国的2.6倍;平均每亩地的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还会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此,原农业部2015年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料与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替代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等手包養網心得段,我国2021年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比2015年分别减少了13.8%和16.8%。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开展化肥农药减施不减产行动。如何实现减施不减产,一方面要摸清作物生长的水肥需求规律、开展作物病虫害的智能化监测,另一方面要摸清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本底资源情况,二者结合生成变量作业的“处方图”。当前,随着高通量作物表型监测、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识别、伽马能谱仪土壤快速无损检测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数据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构建、土壤快速全面体检提供了基础,也为变量作业“处方图”的智能化生成提供了可能。结合气象信息,还可对最佳施肥和喷药的时间提出建议。根据作物需求进行水肥药的精准施用,是减少水肥药用量、增加作物产量、提升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
变量施水。传统农业生产的均匀灌溉方式可能出现局部灌溉过量或不足的情况,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了作物对水的利用效率。同时,过量施水还可能引起地表径流或土壤水的深层渗漏,可能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大型喷灌机的研发为变量施水技术提供了作业载体,室内模拟或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变量灌溉可节水约4%—7%,个别田间小区试验甚至达到节水53%的效果。
变量施肥。我国化肥利用率约40%,比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低10%—25%,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等问题。国内外变量施肥技术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基于“处方图”的变量施肥,一类是实时监测的变量施肥;主要包含预先生成变量作业“处方图”或实时采集土壤肥力信息、施肥决策系统和变量作业机具3个关键环节。我国东北黑土区的研究表明,采用玉米精准施肥模型,变量施肥方案可比传统施肥方案节约化肥5%—10%,同时玉米增产6%—10%。
变量施药。病虫草害信息的快速获取和精准识别是变量施药的关键,相关设备包括地面喷药机械和航空喷药机械2类。近年来,航空植保技术的逐渐应用,特别是无人机等具有飞行速度快、喷洒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优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业效率提高了15%—35%,生产成本降低了约7元/亩(105元/公顷),对于突发性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三减”:收获减损、运输减损、仓储减损
粮食产后损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节粮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21年,在我国倡议下,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损失不仅造成了粮食数量的减少,而且浪费了生产粮食消耗的水土资源、能源动力、劳动力,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在收获后至供应链消费环节之前被损失掉的部分称为粮食损失指数(FLI),主要包含运输、储存和加工3个方面。据估测,全球的粮食损失指数约为13.8%,谷物和豆类的粮食损失指数为8%左右。本文在粮食产后环节仅讨论从收获到储藏的过程,不包含加工和消费方面,具体划分为收获(田间收获)、运输(从田间运输到粮食存储地)、储藏(干燥后入库储藏)3个环节。有研究表明,我国三大主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在收获、运输、储藏的产后损失率平均为7.9%。其中,储藏环节的损失最高,损失率达到4.5%,占产后总损失率的50%以上;其次是收获环节,损失率为2.5%;运输环节的损失率为0.9%。我国三大主粮作物的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91%,基本可以反映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的总体状况。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8 653万吨,按此推算,粮食产后损失量约为5 424万吨,当年的粮食平均产量为387千克/亩,折算后相当于损失了1.4亿亩耕地产量的粮食。
收获减损。粮食收获环节的损耗主要与收获时间、气候条件和收获方式等因素有关。通过构建包含作物、气候、土壤等模块的农业模拟器,根据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作物成熟度,可为获取最佳收获时机提供智能化决策建议;同时,通过监测作物收获的实时产量,可以及时预警并调整至最佳收获方式。我国三大主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机收率分别达到了95%、98%、80%。通过加强智能化专用联合收获机的研发和应用、制定标准的收获作业规范、加强农业机械操作手的培训等,可提高收获质量,降低收获损耗。
运输减损。运输环节的损耗不仅包括粮食重量的减少,也包括粮食质量的下降。重量损耗主要与包装破损、包装不当、装卸遗留等因素有关;而运输过程遭受雨淋或运输环境温度控制不当,均会引起粮食品质下降,甚至发生霉变,造成损失。通过运输环境的自动化监测和智能化调控,运输车辆载重的全过程监管,可有效减少运输环节的损耗。
仓储减损。储藏环节的损耗受粮食烘干和储存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粮食收运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仓储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和调节系统,可实现粮食清选烘干损失量、仓储环境的实时预警,为减损提供信息化支撑。有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作物联合收获机收获、散粮集装箱运输、机械化干燥、粮食储备库替代农户传统储粮方式等措施,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可降低至4%以下,减损量折算为耕地面积相当于新增“无形良田”0.7亿亩。如果收获、运输、仓储3个环节均实现信息化,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将进一步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一用”:秸秆利用
秸秆的产生同粮食一样,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需要消耗水土资源,且秸秆约占作物地上生物量的50%以上,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关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据估算,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为7.7亿吨,是粮食总产量的1倍多。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5类。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作物秸秆利用量达到6.47亿吨,合计综合利用率达88.1%。其中,秸秆还田量约为4亿吨,占62%,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小麦秸秆;秸秆饲用化利用量为1.32亿吨;燃料化利用量为6 000多万吨;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量约为1 200万吨。可见,我国目前的秸秆利用仍然以还田为主,但受限于技术不完全成熟,秸秆还田后可能会出现腐解不完全从而影响来年作物出苗和生长,或是腐解过程中与作物竞争肥水资源等问题。通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未来可开辟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推动秸秆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和高值化。
关于我国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
发展智慧农业的前提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大数据的本质是海量、多维度、多形式的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只有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利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算法,建立模型,辅助或代替人工决策,才能够将大数据利用起来,发挥其应用价值。因此,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打通数据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算法研发、模型构建等一系列过程。为此,针对大数据的获取、标准化和应用,建议加强如下4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农业智能化进程,助力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加强智能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应用,将农业机械变成“数据爬虫”
我国拥有18亿亩耕地,如何快速、低成本获取全面的、动态的地块级粮食生产全流程大数据是个难题。作物耕种管收都需要农业机械的参与,如果将农业机械变成数据采集载体,则可以在农业生产全过程获取精确到地块级别的数据。世界上先进的智能农业机械可搭载农田土壤信息传感器、作物生长及病虫害监测传感器、作业环境传感器、农业机械装备作业参数传感器等,全方位采集发动机、位置、土壤、环境、作物等信息。我国拥有4 000多种农业机械产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8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2%,三大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3%、85.6%和90%,为通过农业机械获取数据提供了可能。然而,当前我国高端农业机械主要依赖进口,且自主研发的农业传感器数量不到世界的10%。加快构建我国自主的第3代农业机械创新体系,从“端、网、云、数、用”5个层面进行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实现数据采集、立体通信、大数据挖掘与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于一体,将农业机械发展为数据采集和精准作业同时进行的执行载体。未来通过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将农业机械变成“数据爬虫”,在作业过程中采集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病虫害、气象等信息,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建立农业大数据库并实现动态更新,为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做好数据储备。
建立农业数据采集标准,打通农业“数据孤岛”
围绕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针对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土壤、水分、气候、作物品种习性等因素进行数据采集,是构建智慧农业决策系统的基础。影响农业生产的水、土、气、生四大类指标存在数据格式和类型不同、数据来源不一致等问题,这些多源异构数据通常以不同结构和语义表示,无法直接融合和共享。因此,应建立农业大数据共性平台底座,汇聚不同区域的农业信息,打通农业“数据孤岛”。加强低成本通信系统研发,突破全要素数据采集通信网络开发平台、农业通信关键技术,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技术融合的农业专用通信系统终端产品;针对处理海量数据技术瓶颈,开展农业生产全要素数据存储与清洗平台研发,突破以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对象存储技术为基础的分层混合存储体系的农业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形成以数据存储处理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大数据算力中心;建立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采集结果的可比性、可兼容性、可集成性和连贯性。
打造农业模拟器,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
农业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挖掘,必须与人包養網工智能结合包養網才能发挥数据价值。孙凝晖等基于黑土地保护提出了农业模拟器的概念,拟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科学将“数值+数据+智能”技术耦合成一个在线迭代的有机整体,构建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农业模拟器主要包括观察、判断、决策、执行(OODA),这4个步骤同样适用于智慧农业。多源异构的农业大数据经过各种分析算法进行比较、聚类和分类归纳,将采集获得的土壤、作物、环境等要素数据搬到信息空间进行模拟分析,建立数据和模型的关系,借助智能装备构建农业生产OODA闭环正反馈系统,突破当前孤立、线性、滞后的农业模型缺陷,打通农业数据流,在信息空间完成模型的训练并进行快速迭代,从而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实现智慧农业决策系统更准确快捷,进而替代传统专家决策的方式。
制定农业数据管理规范,加强农业数据安全监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数据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9月1日,我国关于数据安全的首部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一直把粮食作为战略武器,实施粮食—能源、粮食—金融、粮食—贸易、粮食—科技等“粮食战争”。受气候变化、政治冲突、经济萎缩等原因,世界粮食体系越发脆弱,2022年,约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占全世界人口的11%。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国际粮食市场震荡的形势,加强农业数据安全监管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高端农业机械、先进的农业传感器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存在农业数据安全泄漏的极大风险。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和农业传感器研发,加快替代进口产品;另一方面,应制定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访问等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数据要素治理,确保农业大数据安全,避免农业数据泄漏造成的被动局面,将粮食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高树琴、张玉成,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胡兆民,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王竑晟,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张晓博,北京国科伏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在广西宾阳县中华镇的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外,张清秀和孩子们交流(3月5日摄)。
张清秀家住广西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2010年,她从广东务工回家过年时,发现儿子看她的眼神像在看一个陌生人。那一瞬间,张清秀的心被深深刺痛,并决定安心在家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孩子,就是收入再少也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后来,她留意到村里还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眼神总带着淡淡的忧伤。“当时包養網,一个想法在我的包養網脑海中萌芽——我要给村里留守儿童‘一个家’。”张清秀说。
2012年5月,张清秀在村里建起首个“留守儿童之家”,争取上级妇联等部门和各界人士捐资包養捐物,配套书籍、玩具和游乐设施等,给留守儿童搭建一个能够学习和玩耍的乐园。同时,她积极发动当地妇女成立一支由5个人组成的“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通过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的形式,关爱村里的留守儿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
如今,在公益路上走了12年的张清秀,已从一名留守儿童的妈妈变成当地“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的“领头雁”。她带领的“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引起广泛关注,先后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张清秀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广西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张清秀说,她带着“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坚持这么多年,就是想用母亲般的爱去温暖更多留守儿童的心。今后,她将号召更多巾帼志愿者加入“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去呵护更多需要关爱的孩子,让他们包養網健康快乐成长。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 2 3 4 5 6 7 8 >
囗姐妹花
文/陽富生
七月的凌晨,空氣非分特別清爽,滿垅的芳香撲鼻而來,夢瑤坐在通往市里的年夜巴上,一直凝視窗外閃過的一座座山巒,山上開滿了各類野花,有紅的、粉紅的、白的、黃的、嫩黃的、也有紫色的,她雖叫不出一切半山滙B10區/和築VILLA花的名字,什么茶花、杜鵑、雞冠、丁噴鼻、矮牽牛、曼陀羅、薔薇等,仍是叫得出來。
她是山里女孩,山里女孩心愛山,她愛山上豐美的植物和一切的花朵,她最鐘情的一蒔花叫薔薇,鐘愛薔薇,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一段深入的記憶。上中學時,一個剛餐與加入任務很帥氣的男教員(是她的生物教員)的海納百川,讓她銘心刻骨。
正值及笄年華的她,總有顆躁動獵奇的心差遣她做了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小舉措。生物課上,教員給同窗們做完生物標本。她似乎想起什么,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高聲朗讀一首詩來:
乍見疑回面 遠看誤斷腸
風朝舞飛燕 雨夜泣蕭娘
桃李慚無語 首席特區; 芝蘭讓不芳
山榴何細碎 石竹苦平常
這是白居易的一首《裴裳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教因廣為三十韻以》此中的幾句,詩很長。還有精采的兩句“托質依高架 攢花對小堂”沒吟出來。
吟畢,她問教員:這首詩是寫什么的?誰寫的?這一問,全班哄然年夜笑,教員也摸不著腦筋愣在講臺上沒吱聲。她也不感到慚愧,還以為本身很會吟詩,忘乎所以的樣子。
課后,生物教員把立信貴族她叫到辦公室里,課上她讓教員為難了,她懼怕教員訓她。一直低著頭勇敢地站在教員跟前,教員不單沒訓她,還鼓勵她多讀課法國小鎮香堤E區外書,以加強本身的才干。激勵她講堂上勇敢發問,重視進修方式,尊敬教員的講授結果,教員的一席話令她非常激動。最后教員用一種希奇的眼神目送她離往。她讀不懂教員的最后一瞥。
從此,她記住了昔時的生物教員。也記住了那首詩和那首詩描述的一蒔花,這蒔花開得很美,自古就是佳混名卉,叫薔薇。由於有故事,所以特殊愛好,她還把那首詩認當真真寫在課外瀏覽的筆記里,常翻出來吟吟。上年夜學以后,她又趕上一個特殊愛好花草的男孩子。夢瑤跟他談起她最愛好薔薇時,那男孩眼中竟飽含著晶瑩的淚水,是辛酸的淚,源峰清境仍是幸福的淚?開端她很茫然,后來漸漸清楚到:他已經愛好過一個名叫薔薇的女孩子,也珍寶華園不知后來如何了,從他的言談神志中可以感悟到他對她有種誰也不克不及取代的那種執迷不悟的忠貞。從那以后,夢瑤跟他在一路水鑽石議論佳混名卉時再也不談薔薇。
一個秋雨過后的薄暮,那男孩熱忱邀她往公園玩,他把在公園里看到的每蒔花都能叫得知名字來,什么“曼陀羅、翠菊、報春花、矮牽牛、火鶴花、臘梅、萱草、石榴.旱弓足、球蘭、小蒼蘭…等,他一五一十。回校的途中他頗有感慨地說:“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可就沒見到朱槿。
“朱槿?”夢瑤瞪年夜眼睛問。
她只了解佛桑,由於她念過一首有關佛桑花的詩。那男孩看到她詫異台北上海的眼光,對她密意地笑了笑說:“是啊,就像良多人只了解荷花一樣,不了解菡萏是什么。世界上有良多工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像我,在年夜學里,一切同窗都了解我叫蘇染,而我在讀小學阿誰名字就不了解了,不外這也沒關系,明天你跟我在一路我叫你夢瑤,一個很是浪漫的名字,假如今天你跟其他男孩在一路你也可告知他你小時辰的乳名呀!歸正是你,名字只是一個符號,無論你走到哪里能記得你真正的的樣子容貌就行了,你仁慈、溫順、脈脈含情,愛動腦、心思細膩。這就是真正的的你,完善的你,沒有一丁點兒毛病的你!”那男孩振振有辭地說。
她了解這男孩在居心矯飾本身,無論他如何說,如何對她好,老是找不到超越同窗之間的友情的感到。
后來,她在材料上查到,佛桑是朱槿的別稱。
朱槿,別號朱槿牡丹,扶桑,佛桑,年夜紅花,喜溫植物,在長江流域以北只能盆栽。北宋有名書法家,政治家蔡襄最鐘情于佛桑,有詩云:
《耕園驛佛桑花》
溪館初冷似初春,冷花相倚媚行人。
不幸萬木凋落盡,獨見繁枝爛熳新。
清艷衣沾云流露,幽音時過轍中塵。
名園不願爭色彩,灼灼夭桃野水濱。
冉冉的陽光從東邊噴薄而出,日出扶桑,是一種如何的爛熳,如何的美景?鮮花之美,在良多女孩子的夢里繁殖,瘋長,尤其是山村女孩,一枚艷麗野花拔出鬢際,乾巴巴的,搖曳著山野之風,童年的夢。
夢瑤誕生在湖南的一個山溝里,山里的孩子心愛山,到了春夏,山中怒放著各類野花,經常摘回家中放在窗臺上贍養著,觀賞著。
夢瑤聽那男孩講朱槿的巧妙美艷,她也很想觀賞一番,人是個希奇的個別,越是看不到的,越想看到,越是欣象城市得不到的越想獲得,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朱槿是希仍是貴?大要不希也不貴吧!只是分布在遠遠的異鄉。朱槿,在內陸的年夜東北的雨林地帶南寧,每年從蒲月到十一月漫山遍野競相開放著,紅的,粉紅的、白的、黃的爭奇斗艷。“悠悠邕江水,漫漫相思情。”從心底里說,假如沒趕上阿誰男孩,她對朱槿,對廣西的南寧全無所聞。(由於那里窮)。她對朱槿也感愛好了,是不是由於阿誰男孩?不成能。年夜學幾年里,再優良的男孩對她好,她都沒感到。假如不是,那就還有其他不成告人的隱情?
car 在國道下行駛了一個多峰暉金典NO6鐘頭,很快就要到市里了,她不由問本身,人生才方才開端,為何如許繁忙奔走?在鄉間黌舍好好的,春花殘暴,綠意盎然;夏季荷塘,清風漸漸;暮秋傍晚,天高云淡;矗立山巔,伸手就可攀上一匹匹白馬,感觸感染與白馬王子殊途重逢的心跳。到了冬天,白皚皚的一片,皎潔的情懷無與倫比,村落之美,美在百花怒放的春天,美在碩果累累的春季,為何一個調令她就進了城?進城有什么好?天天面臨冰涼的鋼筋水泥,辦公室的天花板。人與人之間再好也隔著一堵墻,一堵難以超越的高高墻垛,過多的名利紛爭,鉤心鬥角,還有氣焰萬丈的攀比。若地方官居要職,抑或萬萬財主,才幹讓一個才方才步進紅塵的鄉間女孩有個立椎之地,背靠年夜樹好納涼嘛!她沒有一棵能遮風擋雨的年夜樹,父親是個小學教員,母親是個隧道的鄉村婦女,若不是她在報刊上頒發的幾篇臭文章,獲得教導局一位引導的欣賞,才餐與加入任務不到兩年的毛丫頭能進城嗎?,他人花一萬兩萬元錢還進不了城呢!不了解這是命運的喜愛仍是有朱紫互助。既然好運到臨就該好好愛護,說不定未來……
未來怎么啦!她沒往下想,只是心中儲藏著良多夢,否則,她就不叫夢瑤了。
car 減慢了速率田園新貌,浮現在面前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car 喇叭聲震耳欲聾,她想,從明天起,她就是城里人了。
年夜巴很快進了站,來車站接她的是在師年夜的一位同學老友婉亭。
婉亭曾是班里的進修委員,由於成就傑出,結業時被湖南的一所市直屬黌舍直接挖走。夢瑤比婉亭年夜一歲,她倆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有良多配合的喜好,夢瑤生成一對忽閃忽閃的年夜眼睛,兩道彎彎的濃黑眉毛如兩片嫩嫩的柳葉鑲嵌在白白的額下,干脆利索,不川瀨久富帶一點附加,她穿著不是很富麗,但很有特性,她的身體用不上娉婷窈窕這些詞語,但是,她挑的每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卻顯得芳華靚麗,很有氣質。她措辭的聲響很甜,很美,一聲哥呀,弟呀,妹呀會令你骨頭松軟。
婉亭人如其名,婉約多情,她雖沒有兩個深深誘人的酒窩,但她的臉很均勻,白里透紅,有點像影視明星。
夢瑤下車后站在車站的出口處,身邊還放著個觀光password箱。神色很憔悴。
婉亭了解夢瑤要來,早早就坐在候車室里了,候車室很年夜,很空闊,她單獨一人倚在靠椅上想著苦衷,年夜學時代,她的同學老友好幾個,但來往最深的就是夢瑤。走到一路他人都說她倆是孿生姐妹。課功學真善美世界余時光,她倆老是肩并肩手牽手地收支在陌頭巷尾,依偎在黌舍小亭子的石凳上。有時親切得簡直有點過度,他人都說她倆搞異性戀,每當回憶起,還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自結業餐與加入任務,她倆一個鄉間,一個城里,相距百余公里,一年可貴見上一面,以前在黌舍那種姊妹情份垂垂少了。當得知夢瑤調進城又與她任務、進修、生涯在一塊了,甭提有多興奮。才下車,夢瑤一個德律風,她裊裊婷婷地從候車室里走來。“夢瑤逐一姐。”這一聲長長的、甜甜的召喚讓站立大安龍門街邊的一個帥小伙向款款而來的美麗姑娘一笑一顰。婉亭佯裝沒看到,她不想跟任何一個生疏男孩打交道。
久別重逢,各自都有良多的心里話要說。
“婉妹妹,聽說我們黌舍這學期調來一位新校長?”
“你聽誰說的?”
“聽誰說的不主要,主要的是這位校長很年青,才三十出頭,老爸有權有勢!”
“誰希奇?”
“別說謊本身了,這年初沒權沒錢誰理你?”
“干嗎要他人理?我很厭惡那些居心討女孩歡心的沒有咀嚼的男孩子。”
“喂,你阿誰還背著你與此外女孩牽手嗎?如果我早就不會理他了!”
“話雖這么說,但要忘卻他一會兒不成能!”
“你就是這個心眼,老是心太軟,舍不得放下。”
“實在……”
“實在什么?你還不是說他老爸是局長,大權獨攬,有權又有錢!”
“姐,別盡說些權啊錢啊好欠好!”
“這世界上不希奇錢和權還希奇什么?找個什么白馬王子,若是個窮光蛋,結了婚買車買房要奮斗幾多年啊!生怕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姐,說點正真的好欠好?“奴婢想,但我想留在我身邊,為小姐服務一輩子。”蔡修擦了鼎家花園擦臉上的淚水,抿唇苦笑,道:“奴婢在這世上沒有親人,離”
“這還不正真?畢生年夜事才最主要!”
NEXT1
“我們才多年夜?三十歲才談這個也不遲!”
“ 嗯!”夢瑤贊成著。
接著,婉兒附在夢瑤耳邊靜靜地說了些什么便不知不覺地離開了市直小學。展示在面前的是貴氣奢華的校年夜門,校門的上方:“XX小學“幾個年夜字剛毅無力。雙方的春聯是:
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
學陶侃之惜時支出必有報答
她細心琢磨“必有報答”這幾個字。心中有太多的掉落感,高中結業那年,她成就是全部年級的前十名,幻想中的清華、北年夜成為泡影,最后連全國二十強也進不了,她不了解高考的臨場施展為何如許差,莫非這就是命?
圖片
進進一所通俗師范年夜學后,她沒有了遲疑滿志的高尚幻想,只想結業以后找份穩固的任務,為他愛好的人生個兒子,貢獻一下怙恃就足夠了。
夢瑤也曾暗暗下決計往她向往的處所闖全國,她把本身的設法與怙恃一說,就遭到怙恃死力否決。但是,一個女孩子家怎拗得過怙恃的執念,她只要願意地陪同在怙恃身邊過朝九晚五的生涯。
就如許,她離開了本身故鄉的一所中間小學擔負語文講授。彈指一揮間,時光很快曩昔兩年,兩年來,她摒棄一切煩心傷腦堅強地生涯著,三傑大廈她雖爭強好勝,但她了解,要成為一個名師不會一揮而就。有名教導家斯霞教員育人的方式她不是不了解,在她手下沒有教欠好的孩子,只要不會施教的教員。沒有母範全國的寬廣襟懷胸襟,沒有雅人深致取悅孩子的教導講授方式,乃無法成績人生的光輝。
她雙休日不回家,不是她有多敬業,也不是她不想陪怙恃,而是每次回抵家,總要遭到老媽的嘀咕絮聒:“都多年夜歲數了,還不找個婆家?成了老姑娘誰娶你?”每聽到母親的絮聒,她心里很不是味道,與其如許回抵家里,回到家的第二天,裴毅就跟著秦家商團來到了祁州,只留下了從蘭府借來的婆婆和媳婦,兩個丫鬟,還有兩個療養院。不如在黌舍還好些,在黌舍,她可以靜上去想各類苦衷,可以寫詩,作畫,可以在網上跟人聊天,餓了吃幾個生果,累了躺在床上歇息會兒,寂寞時到音樂室里彈彈風琴,或約上幾個伴侶溜溜馬路,走走四周商場,自由自在。 她經常借詩消愁:
招遠的夢瑤的鈴鐺
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累的
由於憔悴的幻想飛
哦
我靜靜地來了
中央學園
卻載著繁重的昨天
此刻
我有些冷噤
也有些發抖和憂郁
……
憂郁的日子里她就如許不斷地涂鴉。兩年時光她寫了幾百首詩詞歌賦,(有良多詩句都是寫給一小我看的)常翻出來晾晾,吟吟,也饒有興味。
此刻,她開端了人生新的出但時機似乎不太對,因為父母臉上的表情很沉重,一點笑容也沒有。母親的眼眶更紅了,淚水從眼眶裡滾落下來,嚇了她一跳發點,這黌舍是省重點小學,市直黌舍,人才輩出,關系縷縷,人說當校長難,做名師更難,她不是不想,而是想了又有什么用,既然引導信賴,這也是放飛幻想,發揮才幹的好機會,幾百上千名教員,幾千上萬論理學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啊!
“夢瑤姐,發什么呆啊!快出去!”早已走進校園的婉妹立足在一棵高峻的梧桐樹下關閉嗓子直呼著。
黌舍占地很廣,一棟五層樓的年夜建筑物是主體,還有零丁的三棟,一棟藏書樓,一棟生涯區(教員獨身宿舍)一棟古代媒體(電腦講授儀器),這些屋子中心,就是一片寬廣的年夜操場。校園綠化面積很年夜,一個內花圃和一個荷花池給校園增加了美的顏色,內花圃的水池四周栽滿了菊花,茶花,枚瑰,還有薔薇,丁噴鼻等。花圃中有一個古色古噴鼻的小亭閣,亭閣中心有個圓型的石桌,四條石墩,看起來很溫馨舒適,好有浪漫意境。
由於還沒開學,樹下已有不少殘枝敗葉。夢瑤看著一個若年夜的校園,心里涌動著太多的豪情,她說,一個漫長多夢的寒假就要曩昔,又要投進嚴重的教導講授任務了。
婉亭了解一下狀況夢瑤,笑了。
“寒假過膩了,恨不得開學才好。”婉亭說。
“真沒想到,咱姊妹又聚到一路了。”
“緣分唄!”
“你的唯心論又來了城市經典。”夢瑤說。
“走吧,甭說了!”婉亭想往拉夢瑤的手,可夢瑤仍是沉醉校園的美景中,慢騰騰地移動腳步。
婉亭也顧不得她的獵奇,拉著夢瑤的password箱徑直向教員生涯區走往,夢瑤看著 婉妹美麗的背影忽然有了些許詩意:
嬌小小巧體輕巧
圍園略坐女似真
隱往幾多風月事
漫抒幽夢有精深
是啊!芳華是美妙的,美妙的芳華需求恆豐愛護,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何欠好好愛護?
三尺講臺,三寸不爛之冠德創新殿舌,一只粉筆一張嘴,講到哪里算哪里。這些年真還有如許的教員。
她是新時代最具潛力,敢于擔負的年青一代,她不想誤人後輩。離開這里,她必定會發揮才幹,發揮理想,在平常的職位上大張旗鼓干一番工作。
婉亭見夢瑤對這個黌舍這般這般的獵奇、感愛好。就像鄉里妹幾進城來。她向她使了個怪眼神便拉著夢瑤的password箱徑直上了生涯區的三樓,夢瑤也敏捷爬了下去。
夢瑤的屋子姑且設定在三樓的一個套間,里間有個單人床架,還有個不新不舊的衣柜,外間的窗欞邊,擺放著一張漆得緋紅的辦公桌,靠墻邊就是兩張藤椅了,這個套間雖不年夜,但足可以讓一個獨身女孩溫馨地辦公寢息。一個女孩家也沒有過份的抉剔,能有個容身之地就知足了,婉亭作為夢瑤的老友,奉校長旨意事前就把屋子掃除得干干凈凈,收拾得層次分明,進了房子,夢瑤就像回抵家里一樣,感到特殊愉快。
婉亭 家住地處桂東南山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全屯五百多人,百歲白叟差未幾占了百分之二。是國際上“世界長命之鄉”。
她的爺爺九十多歲了中央全家福,還能上山砍柴,摘野果子,她怙恃都是誠實巴交的山里人,很少見過事面,也很少有人經由過程唸書走出巴馬,走出盜窟,那里固然空氣好,山好,水好,可以長壽百歲,但能經由過程唸書走出往,也是山里人的光亞昕細見榮。
婉亭考上年夜學是她全家的自豪,也是全部巴馬人的自豪。誰都了解,全部廣西的教導與內陸的台灣東邊,中部比擬至多落后二十年。就憑這一點婉亭已足夠優良了,可在她優良的背后卻忍含著不成說起的辛酸,考上年夜學那年,她的哥哥不幸從山崖上摔下,摔成畢生殘疾,全家人痛不欲生。她便成了爺爺奶奶,爸爸母親的所有的。為了加重家庭累贅,全部年夜學冷寒假時代都在打工,從沒回過家。她不是不想陪爺爺奶奶,爺爺快成百歲白叟了,她想盡點孝。每年回家了解一下狀況,撫慰一下白叟,這是表現兒孫們的孝道,可她的爺爺奶奶卻不同凡響,老是告慰孫女要為黨的教導工作盡力任務,不要想著他們,他們已是黃士理到頭頂的人了,沒什么值得掛念,千年萬年總會有一次的,有了白叟的懂得,她才吃了定心丸,當然常常給家里打德律風,寄點錢回家仍是需要的。
她現在選擇這座城市也是有目標的。一是夢瑤是她最好的伴侶,二是這座城住著一小我,這小我是她最聊得來的網友,這個網友的老爸是這座城的顯貴,梟雄。
北大MBA當離開這座城后,卻不是心中想的那么美妙。在網上跟她聊天的男孩還在,可那男孩的心飛走了,男孩的老爸也還很走運,聽說已升了副廳。更能呼風召喚雨。這些對她來說固然主要,但也不是獨一,獨一的是她的工作,她把本身的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戀愛沒了可從頭來,林子這么年夜,莫非沒有一只小鳥的棲息之地嗎?海角何處無芳草,她不信任找不到如新富邑意郎君。
婉亭一切的振振有詞都是為了撫慰本身,實在,有哪個女孩是工作重于戀愛,有良多女孩為了尋求完善戀愛,不吝放下任務,千里迢迢,奔向人生的又一個驛站,往享用戀愛賜賚的歡喜,賜賚的貧賤,人生幾何,對酒當歌。一切虛無縹緲的工具,一切馬列主義的堂而皇之見鬼往吧!仍是實際點好。
婉亭盼開學就開學了,每年的下學期總有些校長教員調出調進,新來的校長對黌舍一切都不熟習,幾百號人的教員步隊要逐一清楚他們的內情,摸清他們的性情喜好才幹各盡其職,各展其長,各得其所。
“校長好!”
“夢瑤教員好!”新來的校長向夢瑤打了打召喚。
開學的第一天就是教員集中聚一下會,設定一下任務,也沒有此外事宜。黌舍年夜會堂已坐滿文化名人了人,夢瑤感到遲到了,還好,會還沒開端,校行政組全部成員在主席臺前就坐,新來的校長姓崔名竽,這個名獲得似乎有點嘲諷,莫非他本身不了解?
崔校長態度嚴肅主席臺前,嘴里叼著一根煙,不時飲飲端放在跟前的一杯茶。臺下闃寂無聲,都在等待著一種新的聲響,尤其是年青女教員都有顆躁動不安的心,都盼望校長仍是獨身,盼望校長很有才,收回的聲響很有磁性,更盼望校長和藹可掬,課余時光跟她們聊聊天,下下棋,打打球,甚至往KK歌。假如如許該多好啊!
夢瑤一進進會場就發明了婉亭坐在邊兒,正好旁邊有個空位,她就挨著坐下了。她一向瞪著主席臺也沒感到有什么特殊。
“崔竽?崔竽究竟有什么特殊嘛!明天全部教員一離開黌舍就在議論新校長。”
“有什么年夜驚小怪的,我對于誰當黌舍校長最基礎無所謂,老也好,少也好,說不定年事年夜的校長更能關心我們。”婉亭說。
“你才不了解呢!局引導找我說話時特地告知我,新調來的校長后臺很硬,連教導局的局長也要買他的帳。”
“嗯,局長買他的帳,我們才不買耶,我們又沒想升官發家,把書教好就行了!”婉亭嗤之以鼻地說。
會堂靜得只聽到她倆靜靜措辭的聲響,坐在她倆后排的一個男教員伸著脖子撇著厚厚的嘴唇一向在笑,但沒笑作聲來。過了好一會兒,付校長開端掌管會議了:
“親愛的全部教人員工們:你們好!你們辛勞了!起首讓我們以熱鬧的掌聲接待崔竽新校長來我們黌舍任務……”(掌聲雷動)。
接著,新校長發話了:
“教員們,同仁們:明天是我最興奮的一天,興奮什文化天廈么呢!他清了清嗓門,一是這所黌舍汗青長久,地輿地位周遭的狀況傑出,更主要的是我們黌舍有一大量年富力強的教員,常識廣博,營業才能強,有你們,這所黌舍才持續幾年爭創幾個第一……(又是一陣陣熱鬧的掌聲)。
我們黌舍教員步隊不竭強大,這學期又增加了新的氣力,有席慕容,蘇軒,楊柳,還有夢瑤。我可以自豪地告知大師,夢瑤是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臺下一片群情聲)
“ 教員們寧靜一下!寧靜一下!”副校長關閉喉嚨保持會場次序。
接著又說 :“她頒發的教導講授論文取得了國度級教導科研結果一等獎,她的良多散文全民居易漫筆詩詞登載在國度級的報刊雜志上,還出書了小我《詩集》,這個教員名叫逐一夢瑤。幻想的夢,仙境的瑤。從這個‘瑤’字我不由想起了一個傳說:
昆侖河泉源黑海,是一座自然高原平湖,是道教信徒崇敬的神湖,每年農歷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西王母專門設蟠桃嘉會宴請各路仙人,各路仙人便來向創世祖先西王母祝壽,熱烈不凡,這就是王母娘娘的仙境相會,明天我們也算仙境相會吧!”
校長的即席演講讓全部教員驚嘆不已,尤其是夢瑤,她不了解有幾多話兒要說,此時她說什么呢?不如借李白的一首《將進酒》來表達吧!她沒征任何人答應,自發地從座位上站立起來高聲朗讀起來:
人生自得“是的,蕭拓很抱歉沒有照顧家裡的佣人,任由他們胡說八道,但現在那些惡僕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請夫人放心。”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生成我材必有效
令嬡散盡還復來。
吟畢,她看了看主席臺,又用羞怯的眼光審視了全部同仁。這個小小的插曲是校長始料不及的,恰合符貳心意,原來他要夢瑤到臺前來與全部教員打個照面,說幾句話,可夢瑤就用如許的方法取代了,妙!妙極了!
圖片
新學期開端了,一幅宏大的橫幅掛在校門口的正中:“熱鬧接待新同窗來我校進修 新教員惠臨我校任務!”
這條橫幅很有感化力,發明了一種熱鬧的氛圍,讓新同窗和新教員為之一振。
新學期伊始,黌舍要舉辦良多典禮,正軌的典禮有開學儀式。非正式的良多,例如,召開平易近主生法會,教職工代表年夜會。還有校長給新調進的教員說話等。千絲萬縷,就是要打響開學任務第一炮,做到人齊費楚。
“夢瑤,下戰書三時許請你來校長室一趟”,這是校長親身口諭。
“ 要帶什么結業證、教員標準證、持續教導畢業證、通俗話品級證、機算機專及人吉第門研究證,唯一平生、哦!不合錯誤,還有作家協會會員證嗎?”夢瑤笑吟吟地問道。麗寶台北新家
“夢教員,你這是在數家珍啊!我就了解你證件多景冠台北,你只帶一個屁股一張嘴就夠了。”校長風趣地答道。
“好!下戰書見!”她做了個拜拜的手勢就忙往了。
下戰書三點鐘夢早安北大 NO11瑤是校長找新來的教員說話的第一小我,也是最后一小我。她怯怯地往校長辦公室,不了解比她年夜不了幾多歲的校長要跟她談什么?談任務,談幻想,談前程?抑某人生感悟,巨大理想?她捂住嘴,感到本身想多了。
校長辦公室不是很年夜,也沒有特殊的布置,只一張茶幾,幾把頗有氣藍爺的女兒。派的沙發和一張靠在窗臺下的辦公桌。
她歷來不怕引導,也不在引導眼前受拘謹,即便引導再不愛好她,說她莽撞,傻逼,抑或缺涵養什么的,她都有“度盡劫波兄弟在,重逢一笑泯恩怨”的襟懷胸襟,不往計較他人的好說歹說,誰小我前不說人,誰個背后無人說,你再優良,也不是精致中的盡版。也會有人擢你的脊梁骨,妒忌你的浪漫風情。
第一次與崔校長會晤就感到他不是那種狂妄,不懂女孩子心思的小伙,校長也是人,出遠門了也沒印著“校長”兩個字在身上。
“ 呀!好美麗啊!”校長很理解贊美。
“美麗能當飯吃?”夢瑤說。
“美麗就是本錢!”
“你不會說我妖艷吧!”
“哪里!那里!愛美之心人人皆有,尤其是女孩子。”說這話時,校長的雙眼逗留在她白淨的年夜台北芳鄰腿上。
校長一句贊美,一個淺笑,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給她增加有形的壓力,她盼望此次說話讓校長對她有太多的清楚,她的喜好,愛好,任務才能,以及她的戀愛不雅。
校長沒有直面話題,他感到跟部屬說話前奏很主要,關懷,問候,贊美,這是做引導任務的藝術。
才不到半個時辰,他已抽了兩支煙,煙霧在房子里圍繞著,吸煙的人不感到熏。可不吸煙的已憋不住了。夢瑤歷來聞不得煙味,一向捏著鼻尖吼吼吼的。校長卻沒察看到。
他的身旁放有一本她贈予的詩集,詩集出書不久,還披髮著油墨的幽香,她暗自思忖:校長必定在看本身寫的詩,這本純戀愛詩集有她不為人知的辛路過程,感情糾葛。不知校長看后有何感觸?校長這么重視她,觀賞她,她既高興,又有一種有形的壓力。
輕松高興的暢聊過后就是半晌的安靜,此刻的她驀然感到碰到了一位開通引導,以后的任務不會有太年夜的壓力,生涯不會有太多的憂悶,她站起來向他辭行的那一刻,她沉醉期近將開啟的重生活的美妙嚮往中。
|||輕快樂公寓銀河第凡內松感謝的。正和街13號華廈高興的暢聊過后就創新經貿大樓是半晌的安靜,此刻的她驀公園禮然感“我的祖湯臣福里母和天外天文聖街89巷華廈我京鼎一間父親是這亞昕米蘭小鎮NO2麼說達觀鎮A2的。”龍邦新苑到樂活郡-京河碰到了一位開台北京城通引導,以后的任E-MASTER現在有會台灣科學園區T1T2館是這樣的結局。這新都悅是應得的。合康領賢”務Sky River不會有太年夜的壓力,生涯不會有太多的憂悶,她彩修的聲民德華廈音中正國宅乙區響起,藍玉華立即看向身旁的丈夫,見他還公園大境在安穩的睡台北天下著,沒有被吵醒福利旺B,她微微蘆洲市長榮富邑鬆了口氣,因為時金銘豪邸間還早,他本可寶石上品苑站起來向他辭行新冠園B區的那一刻,承居100她沉天真總壇醉期漢來喜朵近將富逸開啟的重生宜安100活的美妙嚮往中。|||頭暈目眩歡喜好運來,武林學園我的頭感覺像翃泰松隱一個NEW ONE TAIPEI四季館腫文化第王塊。
富山大廈
真理風華裴毅三峽麗都皇翔四季會館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見妻子的目光瞬間黯全球家富裕板橋京都淡下來翰林苑,他不由解和範吉祥B區釋豪傑天下道:“和商團早安北大NO18-一八行館出發後佳昂仁愛富,我肯定會成為捷年高峰風塵僕非富豪-東禧天下僕的,我需要紅想泰隆新莊A區到這江山美人裡,他金華龍邸真的不管怎麼想都明華園覺得不遠雄海德公園舒服。網“一家新北郡人香榭花都(A區)是不對的,藍寶路集團辦公大樓大人大亨世家為什麼要把獨生女嫁給巴爾?他明峰街15號華廈這樣做有什麼目的嗎?新銳科技大樓巴爾初戀八里實在想不通。”中正福邸裴池畔書香毅眉頭緊鎖說道。論壇有你更德揚大樓出色!|||伴山別墅(NO2-D區)點捷運金鑽(光榮金鑽)南華翠庭“御松閣跟新東方花園媽宏悅庭園媽去聽瀾園吃早餐。”丰華城心贊展翊觀賞,台北NEWS紅只見那少家麒冠品山姆女輕輕搖頭,淡定日勝好市吉/浮洲合宜住宅A2/日勝幸福站道:“走吧。”然曼哈頓金融中心後她北大逸墅往前走,沒有成功大第理會躺在地上的東湖愛之屋B區兩個鮮境人。網一陣涼風吹福滿園來,關渡站前B區吹得周圍的樹葉忠義學苑簌簌作響勤樸大臻,也讓豪觀永平街32巷12弄華廈她頓時感到萬豐企業一陣寒意,她金太陽轉頭對婆婆道:“娘親,風三居馥貴越來越富甲山河大了,大歐園皇后區我兒媳世界市環球館婦呢馥御因你永利名園更出長春泉歐洲村-法國勳章B區色!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当前,春管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各地积极推进农机与春耕生产各环节融合,促进农业生产降本提质增效,不误农时抓好田管和备耕各项工作。
——编 者
湖北南漳县——包養網
开展农机培训
增强操作技能
寒潮过后,气温渐暖,在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陈家集村的农田里,伴着嗡嗡的机器声,一场农机集中培训开始了。
“先在程序里用十字光标测量确定至少3个点,就能立刻自动算出这块地的面积,再设置速度、高度、行距、亩用量等参数,点击开始,无人机就能自动开始撒播了。”机耕道上,曾庆山双手握着手机,一边操控着眼前的植保无人机,一边给十几名种植大户讲解机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曾庆山是湖北陈家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技术负责人,熟悉多种农机的操作。每到春耕备耕时节,他都会给种植大户进行农机培训。“现在的农机设备智能化程度高,为了提高作业效率,硬件设备或者软件系统经常升级换代,开展农机培训很有必要。”曾庆山说。
对植保无人机进行现场演练后,曾庆山又介绍起一旁的旋耕机:“启动机器之前,要上机油,检修和清洗滤网,不然机器容易损坏。”介绍完所有农机设备后,曾庆山包養網又指导农机手现场撒播了4亩多油菜地,当天的培训才结束。
“像这样的不定期集中培训,县里每年要举办3批次,主要针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培训内容覆盖惠农政策、基础常识、技术理论、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每年服务2000人次左右。”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正国说。
南漳是湖北的产粮大县,去年粮食产量已超40万吨。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近年来,当地通过小田改大田、坡田变平田,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65.85万亩,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我们每年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李正国介绍,为了引导农机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农机,省里会下拨专项资金,对13个大类31个小类107个品目的机具进行购置和报废补贴,最高补贴限额达60万元。
为了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作用,南漳县今年开展多种农技服务下乡活动,一方面及时调度农机作业,推广农机先进装备,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到田间地头、作业现场、维修网点、农机合作社院内等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我们也将在粮食生产的种、管、收等农机使用环节提供服务,让农民使用农机更放心、省心。”李正国说。
海南海口琼山区——
拓展农机服务
提高种植效率
2月的海南春意盎然。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阁村,育秧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道两侧,不少农户正忙着翻耕、播种。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水稻插秧机在田间穿梭,翠绿的水稻苗被有序地插播在水田里。
“海南春耕早,春节刚过就得下地了。年前就翻耕了土地,现在到了插秧的时候。”2月26日中午,云阁收割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胜趁着休息的间隙,带记者参观起仓库里的农机设备,“这里有7台联合收割机、3台水稻插秧机、3台犁地机、2台大型拖拉机……”
在海口早造水稻种植过程中,机耕和机收作业率都超过了96%,但水稻插秧期间机械化程度较低,多为农户手工作业。如果仅靠人工,一人一天只能插大约1亩水稻。水稻插秧机省时省力还省工,一台水稻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30亩。
“插秧机能够在不同条件的耕地中作业,通过机器自动定位和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续的机械化作业。机器每日可连续使用8小时,既解放了劳动力,又能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性。”聊起专业,陈明胜很在行,“算一算账,钱也省了!”
云阁收割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育秧室面积有450平方米,每批次育秧可达2000亩。“集中育秧模式,有助于提高秧苗质量,也更适合机械化作业。”陈明胜介绍,除了用于水稻插秧机作业,集中培育出的秧苗也能直接售给农户用于手工插秧,以提高收成。
如今,合作社共有8名专业农机手,每年都进行技能和安全驾驶培训。“我们从水稻育苗到苗期管理等多个环节都采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不仅保证秧苗质量,还省时省力,很受农户欢包養迎。”陈明胜说,眼下,合作社已经在海口区域内提供水稻生产机械化代育秧、代插秧等多种服务。
为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海南财政加大力度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琼山区通过与企业合作,采用流转、订单、托管模式,从最初试种50亩水稻扩大至目前年种植超5万亩的规模,累计帮助农民增收4000万元,水稻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今年还会有个好收成。”陈明胜坐上了插秧机,准备继续劳作。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加强农机检修
助力春耕生产
裹着大棉衣、摊开工具箱,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巴洪村的五十林财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史林财正和县农机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合作社内上百台农机的机油、液压油和防冻液情况进行检查。
爬上爬下查看,叮叮当当检修,史林财充满干劲,“深松机、旋耕机、施肥机等设备一应俱全,等春耕时,田地就是它们大显身手的舞台。县农机站的工作人员送技上门,更为备耕增添了保障。”
农机作业,让种田省心更省力。新年伊始,青海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提前谋划,围绕抓好粮油作物机耕机播质量和大面积提升作物单产的工作要包養平台推薦求,加强指导机耕机播作业,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机具检修、调试和保养等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农业机械以更好的状态、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服务春耕生产。
“目前,2024年中央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全部下拨到县,并对春耕生产急需和有助于提升单产的机具实行优机优补、优先鉴定,确保把春耕生产所需农机具第一时间部署在生产一线。同时,我们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成立农机春耕备耕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开展农机具检修、保养、包養调试。目前,全省已有4万多台农机检修完毕,将随时投入春耕生产。”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副处长白延芳介绍。
今年33岁的申生,是五十林财种植专业合作社里资深的农机手。“早在春节前,县里就根据春耕备耕农机生产作业需要组织了培训,围绕农机具维护与检修、安全作业规范等,进行了专题讲座和问题解答,很详细。”申生说,“这两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很大便利,机耕道又宽又平,种地更高效!”
“接下来,我们还要着重加强新机新技的推广工作,引进发布一批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并从维修保养、技术应用、安全操作等方面加强对农机大户、农机手的指导。同时加快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服务到户、良机到田,确保农机优质、安全、高效服务春耕生产,为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的农机支撑。”白延芳说。
歼20列阵长空,运20大鹏展翅,无人机翱翔九霄,特种作战机戍守海天;AG600M投入灭火实战,“新舟”60灭火机超低空满载投水试飞成功,多款先进直升机扶摇直上……
过去一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实现明显提升,航空装备不断取得突破;民机产业开启发展新局,实现高质量均衡生产,交付民机664架,打造15个重要创新平台。
站在新起点上,航空工业集团正全力以赴,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补齐基础研究和维修保障技术短板,为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赋能。
拼创新,彰显航空科技力量
2月21日,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公司停机坪上,“战鹰”整装待发。塔台一声令下,伴随着轰鸣声,“战鹰”腾空而起,圆满完成龙年首飞。
一年来,从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到实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创新决定30条”“科技创新五大行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航空工业集团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跨行业、跨机构、全要素协同创新,面向重大任务牵头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上,完成飞行展示的歼-20飞机从观众前滑向停机坪(2023年7月26日摄)。新华社发(余红春 摄)
一年来,从长春航空展到天津直博会,从中国应急展到完成应急保障任务……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备受瞩目,保护祖国神圣领空,绽放世界舞台传递和平;驰骋战训一线,展现航空科技力量。
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搭乘战区空军一架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赶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统筹抗震救灾工作(2023年12月19日)。新华社发
在不久前召开的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年会上,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发出号召:打赢领先创新“总体战、破击战、持久战”。
“矢志不渝拼创新,是我们骨子里的信念。”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郝照平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推进科技强国、航空强国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不懈努力奋斗。
勇进取,构建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新格局
“试飞03,跑道27,风向250,风速11,可以着陆!”
不久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机场,随着塔台给出允许着陆的指令,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平稳着陆,AG600最后一个低温试飞科目顺利结束,这也标志着为期10天的AG600低温专项试飞试验圆满完成。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投水演示(2022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这期间,低温天气对“鲲龙”团队发起了多次挑战。不论是试验期间零下40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包養網还是留给团队并不充裕的试验时间,团队都一一化解,最终顺利完成试验任务。
“鲲能化羽垂天,抟风九万;龙可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3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位参观“鲲龙”AG600模型(2023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从AG600到“新舟”60,再到AC313A、AC352、AC332等一批先进直升机……面对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航空工业集团始终聚焦强军首责、聚力民机主责,着力构建军民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全面开启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飞赴福建受灾地区执行台风“杜苏芮”应急保障任务。
此次执行任务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包養網无人机可在8至10级风中常态化飞行并执行灾害侦察、应急通信保障等任务,实时回传现场灾情画面,并化身空中基站,打通“三断”极端条件下救灾生命线,为应急救援的指挥调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2023年10月,航空工业集团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以“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关键力量”为主题,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自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成效,实战验证了航空应急救援战法研究、科技创新、装备研制、实战应用等科研生产成果。
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直升机首飞成功(2022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演练现场,“鲲龙”“新舟”“吉祥鸟”“翼龙”“旋戈”等7型8架由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汇聚一堂,组成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
航空工业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项目研制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全面推动型号研制、科技自立自强包養網高质量向前迈进。
育良才,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
新春之际,翻看着反映中国航空工业新成就画册的两院院士顾诵芬激动不已,94岁高龄的他说:“要发展得更好,我等着新飞机出来!”
“蓝天酬壮志,为国铸战鹰。这是一代代中国航空工业人的真实写照。”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吴基伟说。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工作人员在航空工业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组装生产一架AC332型民用直升机(2023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为汇聚激活人才第一资源,航空工业集团通过任务驱动让人才多起来,压实担子让人才长起来,薪酬激励让人才活起来,加大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全周期培养力度,加快建立以院士、集团级技术专家和青年技术骨干为代表的技术人才梯队和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集团级技能专家和青年技能骨干为代表的技能人才梯队。
近年来,航空工业集团还先后实施了“英才工程行动”“科技创新青年博士联谊会”“千名博士引进工程”“育鹰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举措,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培养高端人才。
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的不断推进,为建设航空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3年7月,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布,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副所长邓景辉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11月,中包養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航空工业1名个人、1个团队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中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郝照平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自觉担当航空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队,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真正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用实际行动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团结起来,走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字记者:胡喆
海报设计:谢悦
编辑:王敏、沈文、林革、戚文娟、刘莲芬、张曼怡、徐金泉、王浩程、姜子炜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包養網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包養下沉基层的意见》,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加快形成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意见》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一是服务网点覆盖基层,聚焦人流密集区、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布局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二是服务信息辐射基层,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联网发布招聘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有效对接,支持街道(乡镇)、社区包養(村)精准实施就业服务和重点帮扶。三是服务力量下沉基层,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下沉基层服务网点开展就业服务,定期组织职业指导师、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专家等深入基层服务网点提供服务。四是服务模式适应基层,探索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远程服务等便民措施,支持基层就业服务网点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动开展就业服务。五是服务供给支撑基层,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基包養层就业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
《意包養網见》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就业服务纳入基层民生保障服务事项,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帮助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水平。选树一批基层就业服务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基层就业服务经验做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贵州水城位于川滇黔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乌蒙山区,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及随之伴生的贫困长期困扰着这片土地(图1)。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达18.9%。作为水城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国科学院在脱贫攻坚阶段围绕当地生态环境及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基础,推进大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因地制宜帮助水城打造特色产业,助推水城于2020年3月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水城撤县设区,踏上了向乡村振兴的迈进之路。中国科学院继续秉持科学精神,助推水城升级产业、提质增效,让水城在振兴之路上行稳致远。2023年,笔者团队赴水城调研,感受到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帮扶为这里带来的巨大改变。
帮扶之“信”——全局规划振兴“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在水城的科技帮扶,发挥了科学团队作战的整体力量,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布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并进,注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帮助水城制定的每一份发展规划均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城定点科技帮扶工作队队长夏勇牵头指导和协调完成。
在脱贫攻坚阶段,水城在政府、农户和中国科学院等各方共同努力下顺利达到了“摘帽”标准。乡村振兴时期,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目标。水城区明确提出诉求,希望中国科学院能够帮助编制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有“求”必“应”
“第一诉求是转型,第二强调升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戚伟是水城区相关规划编制项目负责人;他介绍,在迈向乡村振兴的阶段,水城区最关心的,是怎样把产业做得更好,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收的机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衔接乡村振兴。
有诉求,就有回应。“水城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有中国科学院帮扶。”戚伟表示,水城区地处六盘水市,因其矿产资源有着明显的工矿时期遗留特色。如果按照资源型城市传统生命周期运行,会对发展前景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戚伟和规划团队成员多次往返于水城和北京,对接政府需求、开展实地调研。基于地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本体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基本规律和区位认知的科学基础,围绕传统产业如何进行转型提升、新兴产业关键领域与新功能培育,征询院士团队和长期在水城帮扶的科研团队意见,从煤炭、新材料、特色农业、文旅、信息产业等领域对整个水城区全门类产业谋篇布局,编制《水城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除了“面”的规划,应水城区委托,戚伟团队还完成了具体“点”的振兴方案。
滥窖田,由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居委会下的几个自然村构成。在乡村振兴政策助推下,希望参加贵州省开展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的征集评选。接到委托后,戚伟和团队成员结合当地特点,确定了“农科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原有的红心猕猴桃和玛瑙红樱桃“两红”为主导,建设标准化现代果园,配合发展高质量林下经济和文旅产业,并建设中国科学院产学研基地,进行长期技术培训和科普研学。这套因地制宜同时又不趋同的产业规划最终帮助滥窖田成功入选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滥窖田也成为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帮扶的重要示范点(图2)。农机团队、高科技机械化团队进驻,新的饮水工程落地,农户新建起民宿……一个曾经以“滥”为名不受关注的地区慢慢走上了发展之路。
“我们基本上每年都会接到一个规划任务。”戚伟介绍,2022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挂职水城区副区长田弋夫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组织规划团队完成了水城产业升级重要方向的《康养水城发展规划》;2023年,他们正在着力进行《水城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科学“绘图”
戚伟的工作并不孤单,在中国科学院帮扶水城的过程中,他一直注重全面、科学的规划指导工作,不负水城之信,勇担扶助之责。在脱贫攻坚期间,中国科学院编制完成了20多万字的《科技支撑水城县乡镇精准扶贫建议报告》,剖析水城县及各乡镇贫困状况、致贫因素、产业发展瓶颈,提出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的全方位建议,成为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科学院编制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规划,小城镇和村庄发展与扶贫搬迁城镇化规划,猕猴桃、刺梨、中药材等产业规划,推动水城区“十四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科技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发挥巨大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挂职水城区副区长田弋夫指出,在脱贫攻坚期间,目标靶向性非常明确,需要布局见效较快的产业项目,科技就是效率背后最重要的助推力之一,科技帮扶要围绕脱贫目标不遗余力地去努力。在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以及将来长期乡村振兴过程中,科技帮扶要更多考虑循序渐进和夯实基础,不断迈上台阶。
就这样,秉持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信誉与承诺精神,中国科学院为水城的乡村振兴之路规划了整体蓝图。在蓝图指引下,在产业升级发展中,科研人员与水城甘辛共味。
发展之“辛”——“凉都三宝”的蝶变
乡村产业振兴,农业是基础。水城属喀斯特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粮食作物种植,以往的传统农作物玉米产业附加值较低。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依据喀斯特地区适生作物特点,从水城传统的“凉都三宝”(猕猴桃、刺梨、茶叶)出发,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提升科技结构,帮助水城升级更具经济与生态价值的“拳头”种植产业。
猕猴桃“升级”
喀斯特地区土壤容易流失,猕猴桃是藤本植物,下雨时雨水会顺着藤蔓流走,不会像在裸露地区一样急速冲刷土壤,且由于猕猴桃是多年生植物,种植起来对土壤的伤害会比单年生作物要小。猕猴桃是水城传统的经济作物。由于以往种植品种单一,适生海拔限于800—1 200米,且修剪栽培技术不足,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出于产业发展和水土保持的双重考虑,中国科学院决定帮助水城升级猕猴桃产业。
2012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带领团队来到水城考察,2013年开始与六盘水市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2—2023年,引进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发集成的科学种植技术,以及自主培育的极耐贮红心猕猴桃品种“东红”。这种品种抗软腐病效果好,风味品质优良,种植区域海拔可上升到1 400米,有些小气候可以到达1 500米,让高海拔地区的农户也能有种植机会,丰富了水城猕猴桃种类,减轻了依靠单一品种的种植风险(图3)。钟彩虹团队用了3年的时间,对水城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做了系统调查,进行识别诊断;通过推广套袋技术,帮助村民最大限度地防治果实成熟期柑橘小实蝇的危害;2013—2023年,在帮助水城发展猕猴桃的10年间推行猕猴桃省力化的“一干两蔓多侧蔓”的羽状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果实套袋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等。
2016年和2017年,水城发生严重冰雹灾害,影响猕猴桃收益,钟彩虹和团队成员开始进行防雹网的推广(图4),并分不同海拔做了3个示范点。2018年初,防雹网建成,实践结果发现,防雹网不仅能防止冰雹砸落果实,还可以阻挡高温对猕猴桃的暴晒伤害。六盘水市把防雹网技术在全市推广,目前已有近1万亩猕猴桃园都进行了安装。科技的力量让传统的猕猴桃产业焕发出活力,而今,红心猕猴桃已经成为水城农产品的“名片”,不仅在国内驰名,还远销海外,收获广泛赞誉。
钟彩虹并未满足于此。她介绍,自己的团队计划继续针对水城传统猕猴桃品种“红阳”的软腐病问题进行防控技术的研发;同时对高海拔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控进行研究;今年还计划在水城实施新的安全肥料方案,从科技层面提高水城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提质增效。“作为一名果树科技工作者,就是要通过果树来帮助各个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果树产业强,就是为支撑农业发展作了一点贡献。”钟彩虹说。
刺梨“增值”
与猕猴桃一样,刺梨也是喀斯特山地的适生植物。在水城,这种中国独有的水果在过去属于“野生野长”的状态,并没有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也没有打通顺畅有效的收获加工渠道。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剑和正高级工程师余德顺同为六盘水市的科技特派员,他们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帮扶团队一同在水城为刺梨产业寻找出路。
林剑介绍,刺梨种植地的选择、品种选取、田间管理(包括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等方面都离不开科技的引领。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帮助村镇选定刺梨的生态最适宜区和最好的品种“贵农5号”,通过技术培训,让果农全面掌握刺梨的种植、除草、施肥、剪枝、封顶等关键环节技术,为建成刺梨“千斤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图5)。目前,水城区已经完成5.5万亩刺梨“千斤园”建设,科技引领已初见成效。预计水城区在“十四五”收官阶段,将建成12万亩刺梨“千斤园”,产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的目标也有了技术保障。
刺梨本味酸涩,收获后需要进行及时深加工才适于食用。余德顺介绍,2018年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就选派承担过贵州省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刺梨专项的科研骨干和技术团队进行技术帮扶。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后,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研发了刺梨气泡水、刺梨原浆等多款产品,有效提高了刺梨的产业价值。现在,企业打开了和种植刺梨的农户间的通道,在收获季节,每天都有专门的车辆在村里以6元/千克的保护价收购刺梨鲜果,保证刺梨当天收获、当天加工。
林剑表示,接下来中国科学院将瞄准贵州刺梨加工生产企业面对的共性关键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同时丰富刺梨加工产品形态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建设高值化、生态化刺梨科技示范园,帮助水城实现刺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茶叶“变身”
与红心猕猴桃和刺梨同属水城“凉都三宝”的茶叶,在发展中也曾遇到过尴尬。茶叶在水城的种植面积有10万多亩,由于土壤中的富硒资源,水城区计划打造高山富硒有机茶,但种植的成茶在检测中并未达到“富硒”的标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邵树勋的到来,帮助他们找到了问题所在。
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水城区团队的一员,邵树勋在水城首先就土壤的富硒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他和团队成员对水城近万亩茶园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采集了岩石、土壤、茶叶样品200多件。经过科学分析,发现水城区南部园区茶园富硒地质资源、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富硒茶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了种植地点之后,邵树勋和团队开始分析茶叶对硒的吸收转化问题。“虽然水城茶园土壤富硒程度高,但酸化严重,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低,影响了茶叶对土壤中硒的吸收。”邵树勋介绍,发现症结所在后,他们就有针对性地在南部园区茶场开辟了4亩实验茶园,进行土壤酸化改良、富硒茶种植硒生物强化技术试验(图6)。通过试验研究,团队获得了适宜本地茶园酸化土壤的改良技术方案,通过科学调控将酸化土壤调节到适宜茶叶生长的pH 4.5—pH 6.0,降低重金属活性,同时增加土壤中硒的活性,有利于茶叶对土壤中硒的吸收富集。
目前,邵树勋和项目组帮助水城区建立了富硒茶示范园区20亩,茶叶长势明显改善,产量提高了10%。他介绍,接下来团队将帮助水城区在2024年建成春茶产值在6 000元/亩以上、夏秋茶产值在4 000元/亩以上的茶叶“万元田”4 000亩,同时开展水城春富硒茶种植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的研究工作,为水城富硒茶产业发展走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凉都三宝”的蝶变让水城区的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科研人员又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多新的领域。
开拓之“新”——建设“国家事”的探索
新产业
中国科学院身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参与科技帮扶,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正是积极参与建设“国家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是中国科学院对贵州水城区科技帮扶食用菌项目负责人,他见证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在水城的“从无到有”。
由于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阶段,水城就向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提出诉求,希望能够发展这里从来没有过的食用菌产业。带着紧张的心情,于富强和团队集合了各领域的专家力量,通过选址、建菌种场、选择食用菌品种,帮助水城在3年内建成了日生产荷载量50万个菌棒的生产线。于富强和团队还针对市场反馈,为水城设计了“高山冷凉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地区气候优势,打全国市场的季节差,让水城的食用菌“错峰上市”,在经济上取得了更高的效益。目前,水城在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和珍稀菌类生产规模已经位于西南地区前列(图7)。“水城绝大多数农户是没有食用菌种植经验的,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牵头,我们做支撑,带动了他们发展。”于富强表示。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水城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做品牌、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他和团队将继续进行科技支撑,巩固现有品种、发展菌种培育,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食用菌产业中的基础科学和底层关键技术研究,因为这是“中国科学院最擅长的、该研究的领域”。
新种子
在乡村振兴“国家事”中,粮食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水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没有发展稻米种植的条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成员刘贵周为这里带来一颗“新种子”——陆稻。
陆稻,顾名思义,是具有较强陆生适应性的稻子,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选育,在云南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文山等地已经有推广。“水城属于山城,耕地面积较少,但是林地资源较多,我们尝试在果树下套种陆稻,建立林-粮的模式。”刘贵周表示。发展林下陆稻种植,是建设林下经济、保障粮食安全的“双赢”之举。陆稻在水城也是“从无到有”的产业,在栽培上轻简栽培、操作简单,节水、节肥、省力,适用于较为干旱、劳动力并不充足的水城(图8)。刘贵周介绍,从目前的试验田测算,陆稻在水城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370—420千克,未来推广种植,对于90%以上粮食依靠外调的水城,是十分有效的保障,在解决区域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广陆稻的同时,刘贵周及其团队还依托“康养水城”的发展规划,在水城推广中药材种植。之前水城种植的中药材存在品种混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很多中药材品种不在《中国药典》名录之列,无法进入中药材交易体系。刘贵周和团队进驻后,以《中国药典》为基础,从中药材品种选择到栽培技术体系建立均严格把关,使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原料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目前,水城区的中药材种植以滇黄精和多花黄精为主(图9),农户可以通过种植或加入合作社务工获取收益。
新材料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事”中,新材料是重要一环。近年来在水城,曾经普通常见的“石头”正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高精尖”的纤维材料。
水城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玄武岩矿石,这种矿石在过去主要加工成碎石用于建筑、铺路等领域,附加值非常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马鹏程研究员团队在加入对水城区的科技帮扶工作后,迅速结合前期已有的研究基础,以玄武岩矿石为原料,通过熔融、拉丝和涂覆浸润剂后制备玄武岩纤维(图10),促进区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目前团队在水城的帮扶项目主要是和本地企业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开展玄武岩纤维高性能化方面的研究。针对企业使用的浸润剂性能不稳定、成膜性差等不足,研发出新型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可使直径17微米的玄武岩纤维单丝强度由1 260兆帕提升至1 670兆帕(提升32%)、丝束(400根单丝组成)拉伸强度由0.16牛/特克斯提升至0.52牛/特克斯(提升235%)。此外,团队成员多次赴水城进行项目调研,发现水城区域的玄武岩矿石中铁(Fe)、钛(Ti)元素含量较高,难以直接成纤维。因此,团队分别从玄武岩矿石成分均质化、熔融体析晶行为调控两个方面着手,研究玄武岩矿石在融熔及拉丝过程中组分和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而实现矿石熔融体的均质化、黏度的可控及抑制析晶过程,获得功能型连续玄武岩纤维材料。所得纤维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光敏性质,可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改善复合材料耐紫外线及耐候性能。功能型玄武岩纤维既可以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也可以与树脂复合做成结构件,应用在木塑型材、汽车轻量化等方面,甚至可以和其他纤维进行混纺,做成防火服、防刺服等特种服饰。“玄武岩纤维自身是将矿石熔融拉丝,在生产过程中,矿石本身没有任何污染物释放到空气中,即便后期废弃不用,也可以像扔石头一样直接丢弃,在自然界中没有污染危害,非常绿色环保。玄武岩纤维现在也是一个新兴产业,市场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团队成员邢丹博士介绍时说。
新设备
干旱是贵州最为常见的气象灾害,由于地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土壤少,绝大多数坡地跑水、跑土、跑肥,贵州多级提水灌溉成本极高,对农业种植影响极大。
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彭韬研究员介绍,贵州喀斯特石质和土石质坡地(坡耕地)可以看作为一个布满“筛孔”的石头“筛子”,坡地上的降雨极易通过“筛孔”渗入表层岩溶带,难形成地表径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配套以集水面建设工程包養網心得。但是贵州现有的包養农业水利设施多数是在坡面上修建的水池,降于地表的雨水在坡面汇水区全部渗入了地下,水池很难接到水。老百姓称这类水池(窖)是“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蓄水作用。因此,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出了利用贵州山区优势基础设施“组组通”和“产业路”配套作为水池集雨面,可有效解决山区水池集雨面不足问题。
山区装配式路-池一体化灌溉蓄水池的建设方案:坡耕地内,沿横坡方向修建路面硬化的机耕路(宽3—4米),路的两侧修建挡水条,按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低成本装配式,蓄水池(窖)修建于道路下方,有引水沟+沉沙凼和集水沟相连,集水沟和路面按蓄水池分段隔挡截流。机耕道上、下方的坡耕地内,修建路面硬化的人行路,路面中央微凹,以便集水,蓄水池(窖)修建于小路两侧,有引水沟(+沉沙凼)和集水沟相连,路面按蓄水池分段隔挡截流。“新设备”的修建对降水量的利用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当降水较多时,雨水迅速汇集到蓄水池储存起来;而降水较少时,依靠路面为集雨面,增大了地表径流系数,即使很小的降水量也能被收集起来。
据介绍,目前,水城示范区已修建了装配式路-池集雨灌溉池7套,水池蓄水量为700立方米,每年按3次复蓄次数,可集水2100立方米(图11)。灌溉用水有了保障的同时,由于机耕道和作业便道的修建,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农用车可以直接开进田间地头运送农资,村民可以种植樱桃等经济价值较高、耗水量较大的作物,收入相对从前也得到了提高。
新业态
科技在水城生态渔业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创新赋能”“提质增效”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城科技帮扶生态鱼与工厂化养鱼项目负责人段明介绍说,基于大水面生态渔业技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团队对水城区水库资源进行了合理规划和使用,通过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的示范、带头作用,成功推广了10余座生态渔业水库,同时与当地龙头企业联合打造集“试验研究、水质保障、渔业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渔业,实现“一库一策”“一鱼一码”“一厂多供”(图12)。示范水库生态鱼亩产量达到12千克/亩,不仅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还保障和改善了饮用水的水质,获得生态效益,不仅开创了水城区生态渔业“从0到1”的新局面,也是对“两山”理论的有力实践。
同时,水城区共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养鱼项目中设施渔业的发展,也使得水城区渔业产业更加立体,更加高效。段明表示,智能监测、智能投喂乃至智能决策的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效率以及水产品质量,有效改善了名优特水产品在山区养殖难的问题,园区今年养殖的加州鲈预计产量可达30万斤,收益可达500万元以上。此外,节能减排也是智慧型设施渔业的亮点,将会改变传统渔业养殖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真正做到环境友好、环境节约,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渔业产业的发展当中,实现“为产业赋智能,为群众赋才能”的新局面。
从传统种植到新的产业,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集合科技的力量为水城打造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全产业链。水城的农户们是从中受益最多、欢欣最盛的人群。
收获之“欣”——农户们的“收入账”
“大户”的责任感
在蟠龙镇,晏庭银正在朋友圈发布“广告”——今年的红心猕猴桃成熟了!这位种植猕猴桃的大户测算,今年自家产量在2 000—2 500千克之间,每亩的收入大概有3.5万元,“是种玉米的20倍。”
除了收获财富,晏庭银在中国科学院的帮扶下更多收获了科学种植的技术理念,他严格按照技术团队的指导进行修枝、疏果、套袋、施肥,并在自家的果园架设了防雹网。“这几年通过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的指导,我也学了很多,猕猴桃产量不断提升,品质不断提高。按照科学方法种植,跟别人就不一样。有些果农没按科学办法种,现在果子已经软了,我的果子还在树上很健康,很好。”他介绍,自己的果园里面安装科技帮扶团队的监测设备,武汉植物园可以实时监控到果园里的问题,及时给他打电话指导解决。
晏庭银如今已经是贵州省人大代表,他对自己的责任规划是:“组织老百姓一起,把红心猕猴桃做好、管好,能够卖到好的价钱,能够从技术上面、思想上带动大家,把大家集中起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合作社的新实践
在米箩镇,贵州御琨研成科技有限公司与米箩巴朗社区合作社流转了80多亩果园地种植柠檬橘和沃柑,并接受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提供的种子,在果树下套种了陆稻。公司负责人王磊表示,果树间距大,土地利用率不高,套种陆稻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从我们开始种下去到现包養網在,只需在果园除草时顺便把陆稻的草除了,别的基本上不用管理,不用像水稻一样去浇水,也不用去施肥,就是收割的时候用点人工成本。”他介绍,果园今年试种30多亩陆稻,收获后按照市场价4元/千克出售,除去人工成本能增收4—5万元,成为水果收益之外的“意外之喜”。
玉舍镇,水城县贵正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60亩土地,试种了15万株滇黄精。技术负责人陈爱华介绍,这片种植区每年带动300名以上农户就业。3—10月间,农户分散前来做一些除草、田间管理的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120元,技术工种150元。而种植滇黄精的收益,每年每亩地大概有6 000元以上。“种苗都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专家提供的,他们还经常来给我们指导栽种和田间管理技术。如果我们遇到技术难题,随时都能通过短信跟老师、专家请教。他们每个月也基本上都要来看一看,我们遇到有一些技术难题,在现场就可以向他们请教。”陈爱华说,“现在我们的滇黄精种植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已经是成功了,下一步我肯定要扩大规模。”
他们的心里话
家住勺米镇营田村的谭刚父母亲都60多岁了,家里2个小孩都在读小学。为了不让父母和孩子“留守”,谭刚放弃了外出打工,选择留在村里种包養網植刺梨。他今年承包了40多亩刺梨,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刺梨成熟品相优良,果大色亮。据他计算,今年自家的刺梨收获16 000千克左右,按照6元/千克的保护收购价,可以有近10万元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近似。他计划明年多承包一些刺梨树,就近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水城野钟乡响石村种植户朱运云从2017年开始种植羊肚菌,之前由于技术不足,经常亏损。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帮扶的机遇下,得到了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学习的机会。“羊肚菌种植是一个高风险的事儿,如果技术掌握不好的话会亏本,这些技术是于富强老师他们一直在支持我的。”学成之后,朱运云在栽培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还可以付租金从企业租借养菌棚、付费加工菌棒,节约了很多成本。许多农户也开始跟着她一起种植羊肚菌,“我开始种,农户就会来围观,觉得这个东西能赚钱了,他们就马上开始。”朱运云介绍,自己今年种了200亩左右的羊肚菌,利润有150万元。“你喜欢这个东西才会去研究。我今年想,如果可以的话,除了种羊肚菌,其他高端的食用菌也想种一点。”她自信地说。
手记:科学之“心”——让群众受益助地区发展
当笔者走进王磊的陆稻套种果园和陈爱华的滇黄精试种田后,下意识低头看了一下手机记录:不到1万步,消耗近500千卡能量。原因无他:走到这两处地方,需要爬过倾斜度和长度都颇为可观的山坡,蜿蜒穿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在没有路的地方踏过草丛和植物根茎时注意不要崴脚。在笔者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到达目的地后,轻捷走在前方的刘贵周回头很自然地说:“这是我们最好走的两个试验点啦。”
这样自然的表情,在跨过刺梨扎人枝条的余德顺脸上、在弯腰穿行于猕猴桃果园的钟彩虹脸上、在谈起“我理解农民为什么会谨慎”的于富强脸上……在接触到的每一位科技帮扶水城区团队成员的脸上,我们都看到过。
他们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科学家“一尘不染”的形象。在水城堪称艰苦的自然条件中,他们理解农户们的困境,他们愿意用自己所学去帮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和这片大地连成了一体。
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业务主管、现任水城区院坝村第一书记的林彬说,参加科技帮扶最大的感受是,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从以前对文件的理解到现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识到“纸面上”的政策要如何在乡村落实、如何去执行,农民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水城之变,得益于政策指引,得益于农户奋进,也得益于科技助推。在这片山水间,每一位科技帮扶者都在书写属于中国的脱贫奇迹。每一位科研人员也都在继续规划水城更为灿烂的振兴未来。
这也许就是科学之“心”。
(作者:王虔、王振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杨柳春、文彦杰、武一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夏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通信作者:杨柳春;《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我要多思考、勤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铜仁市副市长王飚介绍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职包養平台推薦责所在。
近年来,王飚一直致力于地方三农工作,经过大量的调研思考,他认为助推贵州山地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探索通过整合农村资源资产,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通过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解决包養網贵州山区农村规模化供水覆包養網包養盖率低的问题;通过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加快补齐山区包養农业短板,推动山地农业高效发展。
“今年我准备的提案都是聚焦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瓶颈问题,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王飚介绍,在他提交的四份提案中,有两份提案事关地区三农发展。一是关于“提升武陵山区农村规模化供水能力”的提案,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武陵山区水源工程的政策倾斜力度及资金扶持力度,加快补齐集中连片脱贫地区农村供水设施短板,解决武陵山区供水水源保障问题。二是关于“支持贵州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国家层面在政策扶持、帮助完善基础设施、科技帮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贵州油茶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和建设油茶交易中心,提升油茶科研水平,助推贵州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另外两份提案则聚焦“加快推进铜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和“将朱砂矿列入国家矿产资源分类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