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码丨消查包養網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施行 聚焦哪些群众关切?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施行 聚焦哪些群众关切?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如完善直播带货等包養平台推薦新业态监管、治理大数据“杀熟”、加强预付式消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面对新业态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条例聚焦了哪些群众关切?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监管更细致

“家人们,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价格已经打到最低了!”

直播带货越来越火,有的带货主播以所谓“远”低于商品原价的直播专属价作为促销策略,标高原价、以虚假低价套路消费者,并通过极力渲染、比价刺激等手段,吸引了大批观众。

一些消费者称,在观看直播购物时被主播的话语和气氛所带动,往往快速下单,对商品质量、经营主体并不了解,一旦遇到消费纠纷往往无法追溯,维权困难。

条例明确,发生消费争议的,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相关信息以及相关经营活动记录等必要信息。

“进一步细化了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包養究员杨东说,条例为解决新业态萌发的新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解决路径,营造更加安全、诚信、公平的网络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治理更精准

有网友晒出假日酒店预订截图,同一时间、同款房型,用会员和非会员账号下单,显示不同价格,而会员显示的价格更高。面对明显的价格差异,不少网友吐槽平台标价“任性”,区别对待消费者。

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这精准地对大数据‘杀熟’做出了规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说,条例针对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从经营主体、商包養行情品服务、用户评价、交易条件等方面构建了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规则。

有的平台通过下单优惠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开通自动续费,但自动续费往往只在续费成功后才通知消费者。上海的消费者张先生常常碰到视频平台、网盘、音乐软件等自动续费情况,在会员服务到期前,平台从账户中自包養網动扣款,会员服务将续期,而退订入口却非常难找。

条例对自动续费等收费方式细化了规定,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很多消费者在网购时会货比三家,如查看商品销量、店铺的评级,以及其他消费者的打分、评价、晒图等,但这些“销量”“好评”往往真假难辨。

对此,条例明确,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篡改、编造、隐匿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浙江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张占江表示,这有助于打破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操作性大大提升,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治理预付式消费跑路等顽疾更有保障

近期,某瑜伽连锁机构因资金问题闭馆停业,不少消费者想要退回卡里的余额基本无望,只能自认倒霉。北京的消费者王女士就是其中一员,她之前也办过美容美发卡、游泳卡等预付式消费卡,也遭遇过商家跑路。

近年来,健身房、美容院、理发店失联跑路,卷走消费者大额预付费的恶意违约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商家甚至转移资金、临时更换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消费者要回预付款的维权之路艰难。这一顽疾如何彻底根除?

条例强化了预付式消费经营者义务,明确规定了经营者按照约定退回押金和预付款等条款,弥补了现阶段下预付式消费的规则空白。

当前,在网游领域消费投诉中,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退费投诉激增。大部分家长的退费理由是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额消费,对于未成年人消费的认定和权益保护问题成为维权重点。

条例要求,经营者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应当符合国家关于网络游戏服务相关时段、时长、功能和内容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包養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在注册、登录等环节严格进行用户核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表示,条例积极回应消费维权长期存在的难点、堵点,回应消费者对权益保护的关切,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新华解码|六部门发文明确预制菜定查包養網站比較义和范围 兜牢食品安全底线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题:六部门发文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兜牢食品安全底线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1日联合包養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明确了推动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

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2023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正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针对当前预制菜产业出现的热点问题,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如何推进预制菜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到底什么算预制菜?对预制菜的概念,公众一直比较模糊。

通知明确,预制菜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和菜肴属性,具备和符合规模化、标准化、洁净化、规范化食品生产加工特点和要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春晖表示,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准入门槛”,规范行业发展包養,打消市场疑虑,落实预制菜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生产许可管理,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通知还明确,预制菜是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包養網,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张春晖认为,这一规定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进行了边界划分,有助于防范“预制菜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带来的诸多问题。

规定不添加防腐剂、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反面案例让消费者“谈预制菜色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生产者、经营者信誉是否有保障,产品是否添加防腐剂、添加剂等。

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四川省预制菜川菜研究院(中心)院长王卫表示,这及时回应了群众对添加防腐剂问题的关切,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期待,对预制菜生产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

中国预制菜产业园创新发展工程包養網中心主任张科介绍,当前很多预制菜工厂采用冷链或者速冻方式进行保鲜和延长保质期。未来预制菜规范发展,要采用更加科学的调味、保鲜、保质方法,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明示、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有消费者反映,个别连锁餐饮品牌使用厨师现场做菜的宣传图片,实际上是预制菜。

在商家不告知的情况下,尤其在点外卖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单纯从外观和口感上分辨是否为预制菜。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期待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张科认为,预制菜跟人们的生活方式融合度越来越高,要正确科普预制菜知识,同时建立严格的制度约束,让预制菜在品质、安全、营养方面得到保障。

通知对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一系列举措,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表示,要从产业链供应链层面着手,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全国两会看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_查包養網站中国网

全国两会,这扇观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窗口,传递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进展——

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作出部署;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系统回顾一年来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取得的显著成绩;两高报告传递“能动司法”“如我在诉”理念,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与会代表委员深入审议和讨论,聚焦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真知灼见,汇聚起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夯基固本,循法而治

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透过这份报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首年工作成果徐徐铺展,其中立法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履职伊始,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把编制立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编制完成的立法规划包含130件项目,其中一类项目79件、二类项目51件。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案34件,通过其中21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7件,呈现出分量重、质量高、数量多的鲜明特点。

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细数这一年的立法成绩单,粮食安全保障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对外关系法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部务实管用的法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2023年,一场2个多小时的赣南脐橙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征询会,让许多普通群众感受到立法工作就在身边。

去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新增设的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地方性法规《赣南脐橙保护条例》正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立法机关充分吸纳民意的重要成果。”江西省赣州市市长李克坚代表说。

2023年2月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召开的征询会上,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右四)听取相关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和建议。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15年在全国设立的首批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

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纠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以制度之力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2023年12月20日拍摄的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东大庄村“老娘舅茶室”外景。宝丰县积极推进四下基层工作深入开展,已打造石桥镇东大庄村“老娘舅茶室”等系列乡村社区服务阵地,协调邻里关系,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两会期间,又传来法治建设的重大消息。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组织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

“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包養够编纂出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代表说。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履行好国家立法机关的职责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娄勤俭表示。

服务发展,保障善治

3月7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施行40多年的国务院组织法迎来首次修订。”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教授吴梅芳代表说,这是新时代全面包養網心得贯彻实施宪法、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方面,也是落实国家机构组织法定原则、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提供法治保障,依法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健全护航绿色发展的法律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年来,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大局,法治智慧、法治方案、法治力量有力支撑和服务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保护创新、促进发展,着力构建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

根据提交两会审议讨论的两高报告,一年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同比增长1.8%;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前沿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全面完善,检察、审判工作全面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强化统一,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幅提升。”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代表说。

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法治政府建设始终高擎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

减环节、降成本、优服务。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2023年12月8日,在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兆丰路社区“家事驿站”,律师在为社区邻里协调员普及调解方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各地从基层实际出发、从群众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依法行政,利企便民,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贵州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朱山代表说。

刀刃向内、去疴除弊,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直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逐利执法、运动式执法、“一刀切包養網”执法等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对于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意义重大。”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委员说。

公平正义,人民福祉

两会期间,数据翔实、案例生动的两高报告广受关注。

“‘包養網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让有罪者受惩、还无辜者清白”“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公平正义,传递出坚守人民立场、守护人民幸福的法治精神。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深。

群众身边的“小案”,件件连着民心、关乎民生。最高法报告显示,人民法院审结涉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

既解“法结”,更化“心结”——推进“有信必复”,既重程序性回复,更重实质性化解,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既抓“已病”,也治“未病”——深化诉源治理,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在成诉前得到化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和人民法院办案压力。

2023年7月19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民法院干警在柘溪客运码头登上“水上法庭”。“水上法庭”可以开到离当事人更近的港口、岸边,为群众减轻诉累。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基层法庭在我们村委会设立调解工作站,法官主动进村指导矛盾纠纷化解。”四川省北川羌族包養網 花園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余绍容代表说,老百姓越来越习惯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更多矛盾纠纷及时在基层化解。

以公益司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反映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督促相关部门推进适老化无障碍改造;针对噪声污染投诉占比上升,督促出台文件明确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推动提升噪声污染治理水平……最高检报告显示,2023年,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从“打击局部”到“聚焦整体”,司法机关跳出“办案”关注“治理”,释放出积极效能。

2024年2月2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内,产业板块首席服务专员在接待办事企业人员(右)。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把握“彩礼”纠纷中的法理情,划清“知假买假”法律边界,织密“按键伤人”惩治法网……做实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不断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一个个社会热点、民生关切,在两高报告中得到回应,人民司法走实走深,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对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同比上升16.8%……

春山可望,未来可期。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动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奋力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钟宝申代表:加快绿色能源查覓包養價格产业发展_中国网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认为,制造业正在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先进的光伏制造技术创新中,从“制造”向“智造”加速跃迁,已成为光伏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光伏行业的需求波动比较大,技术迭代快。一旦落后,产能将全都变成负债和包袱,所以从业包養網價格者普遍存在焦虑,但不‘进场’又会拿不到‘船票’。”钟宝申代表说,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技术交流,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钟宝申代表介绍,自2012年上市以来,隆基绿能公司在研发上已投入资金超过230亿元,当前专门从事研发的人员有4000多人。目前,公司利用全激光图形化可量产制程工艺获得27.09%的电池转换效率,创造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并包養平台推薦获评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202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达5.4亿千瓦,增长54%包養網。“光伏是一个创新驱动型行业,单靠规模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科技创新是推动‘质’‘包養量’双增的重要引擎。”钟宝申代表表示,看清技术走向、提前布局,持续不懈地攻克技术难题,才能提高产品的发电能力、降低综合成本,让技术在行业内具备领先量产的条件。

近年来,光伏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光伏市场存在不少乱象。钟宝申代表建议,从政策层面出台农村光伏发包養網心得电项目组件和逆变器等关键物料选用标准,大力推广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外形美观、符合建筑美学、具有防积灰功能的组件产品。同时,引导光伏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摒弃简单拼凑大尺寸产品的非理性竞争,用安全可靠的光伏产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村超”“村BA”出圈,展山乡查包養之美_中国网

3月6日,贵州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代表们针对乡村振兴、乡村文旅发展、“村超”“村BA”等三农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当天,共有65家媒体的128名记者参加开放日活动,代表们面对记者的提问声情并茂地作答,展示了两会期间多彩贵州的精神与自信。

在回答记者提问之前,会场就迎来了第一波热潮。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集智在发言时表示,会将政府工作报告中增信心、暖民心、聚人心的惠农举措落实下去。说到兴头时,张集智手举三张照片,向场内记者展示起贵州万亩茶海盛景,一时间会场的氛围包養網被调动起来,经由记者的镜头,更是让全国人民看到了贵州的山乡之美。

曾几何时,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自从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贵州山乡面貌巨变,三农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是贵州乡村发展发生历史性转变的黄金时期,农村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群众精神风貌实现历史性转变。”忆起往昔,张集智表示,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接下来贵州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从经历脱贫攻坚到今天参与乡村振兴进程,来自乡村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雨朵镇党委书记付庆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用三个“必须”分享了她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首先是乡村必须有“能人”。付庆梅讲到,她所在村近年来发展韭菜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兴村道路,背后离不开“土专家”“田秀才”的加入,大家伙儿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其次是乡村必须有“产业”。“黔西人的早餐离不开牛肉粉,为此我们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许多老百姓纷纷当起了‘牛郎倌’,走上了发家致富路。”说到这里,会场上许多代表会心一笑;再有是乡村必须有“品牌”。付庆梅以“雨朵韭菜”品牌为例,表示以品牌化、标准化为引领,农产品的品质更有保障、变现能力更强。

“村超”和“村BA”无疑是贵州响当当的名片,带动贵州旅游业火爆出圈、走向全国。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包養兴文用一组数据来彰显黔地旅游热度:“今年包養春节期间,全省累计接待包養網比較国内游客2502.6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64.24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期可比口径的133.4%、137.8%。”

“贵州不止有‘村超’和‘村BA’的‘人文优势’,还有‘天文优势’及‘地文优势’。”黄兴文娓娓道来,贵州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现代人居住和康养,被中国气象协会等部门认定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此谓“天文优势”。此外贵州还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赋予了贵州独特的“地文优势”。为了更好挖掘黔地旅游优势,黄兴文表示,黔西南地区将办好重要赛会“引贵客”,不断丰富业态“留贵客”,开发文包養旅产品“赠贵客”,吸引更多人来体验多彩贵州的山乡之美。


十查包養心得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_中国网

   

主持人 曲卫国:

大家下午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现在开始,大会新闻中心今天继续邀请了五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五位部长分别是: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先生,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先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先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先生。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孙业礼部长。

2024-03-11 16:04:20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孙业礼: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2024-03-11 16:04:33

主持人 曲卫国:

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6:05:0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孙部长您好,去年哈尔滨的旅游是火爆出圈,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文旅热”的关注,网友纷纷喊话各地文旅局长,您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对这种现象怎么看?“文旅热”还会不会持续下去?

2024-03-11 16:49:20

孙业礼:

我听着也这像是在喊话呀,你的喊话我收到了,谢谢。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文旅部门、文旅行业、文旅事业、文旅产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正像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所说的,去年入冬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哈尔滨人、东北人以他们的热情,以他们对游客的宠爱式的礼遇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客人,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带动了整个冰雪旅游热。据当地的统计,从11月份到2月份来黑龙江旅游的达到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700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火爆也带动了整个东北旅游。像吉林、辽宁虽然没有网上那么火爆,他们也是闷声发大财,前几天我到吉林代表团听代表们发言,了解到吉林这个旅游季的旅游收入也不少于1700亿元,辽宁恐怕也不低于这个数。习近平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现在看冰天雪地正在“妥妥地”变成金山银山。不只是东北,去年全国的旅游都非常热,前几天我们刚刚公布了春节期间的旅游数据,这个春节长假出游的人数达到了4.7亿人次,旅游的花费超过了6300亿元。这仅仅是8天长假的数据,如果看全年的数据就更可观。我们统计测算了一下,去年全国国内游客出游的人数达到了将近49亿人次,旅游总花费接近5万亿。旅游的火爆包養網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我们说的旅游,其实现在文旅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们的文博也很火。可能各位记者这两天从驻地到人民大会堂来的路上都能看到,故宫、国博门前总是川流不息,排着长长的队伍,各地热门的博物馆也大概都是这个场景。文艺演出市场也很火,去年我们全国线下的营业性文艺演出大概有44万场,收入超过了500亿。值得一提的是,网上的文艺演出活动更火,据粗略的估计,营业收入大概超过2000亿,参与的人数达到7.7亿。

去年可以说文化和旅游强劲复苏、蓬勃发展,当然也有人说,去年的文旅热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一种爆发性的反弹,是偶然的,我们分析偶然性的背后有它的必然性。从消费需求来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发生变化,内涵更丰富了,要求更高了,过去吃不愁、穿不愁就觉得不错了,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还得有闲钱去旅游。可以说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如果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长、收益面广,涉及各行各业,文旅可以“加”百业,百业也可以“加”文旅,百业只要加上了文旅,既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就会出现人财两旺的好势头。

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个高质量发展怎么实现呢?一定要有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拉动。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怎么形成呢?一定是有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加持。所以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促进形成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从而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又拉动和促进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产品和供给。这种互动和循环就会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这就是我们文旅热出现的背景和逻辑,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和逻辑,文旅不热都难,“文旅热”不持续下去也难。

各地网友喊话文旅局长,我们理解这是对我们的督促,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总书记早就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和旅游发展高度重视,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利好政策举措。在这次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特别强调要着力培养培育包括文娱旅游在内的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我们就有方向和干劲,我们一定和各地、各部门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谢谢。

2024-03-11 16:49:38

香港文汇报记者:

孙部长好,刚才您说了文旅热和文旅去年的一些总体情况,但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自己感觉文旅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博物馆预约难、大型演出票难买,甚至还有黄牛倒票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旅游强迫购物、境外游客旅游支付难等等。对此,文化和旅游部有什么样的改进思路和优化举措?谢谢。

2024-03-11 17:16:50

孙业礼: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提出的问题,你一口气提了4个问题,在后面还加了个“等等”,看来确实问题不少。我们不怕有问题,也不怕提出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因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往往是同时产生的,发现了问题也就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很有建设性,真的谢谢你。

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说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这些问题应该说前期已经暴露出来了,我们也正在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进行改进,有些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说,大型文博机构预约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深入地调研,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像延时服务,对于一些重要的博物馆,旅游的高峰期要延长服务时间。像优化门票预约的机制,实行弹性错峰预约,动态调整门票预约的数额,及时释放当天预约了又没来的购票名额。我们还采取了很多人性化的举措,像成人可以带小孩,一个、两个甚至三个进博物馆,因为有双胞胎,只带一个也不行,这样实际上也增加了进馆的名额和数额。我们还保留一些现场预约的窗口,有一些老年人、外国客人不方便用手机提前预约的,线下窗口也保留一部分门票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进到这些博物馆。当然,我也请大家谅解,大型文博机构预约和限流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一是安全考虑,大量人员短时间内聚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容易出安全问题,也容易损坏文物。二是出于参观体验的考虑,人山人海,到处人挤人,也妨碍大家的参观体验,所以预约和限流是必要的。这里我也给大家做个广告,其实我们国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大型博物馆还有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馆,内容非常的丰富独特,也很精彩,如果一时预约不到大型的有名的博物馆,到这种中小型的博物馆看一看,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刚刚你说的大型文艺演出一票难求,甚至有黄牛倒票的现象,这也确实存在。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大型文艺演出逐步恢复,出现了这个现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特别是一些硬性的措施,主要是两条,一个是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第二个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的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85%,就这两条很硬的措施就极大地限制了黄牛倒票的空间,再加上其他措施,应该说倒票的现象已经大有好转。

你说到有一些地方有“不合理低价游”哄骗顾客,甚至强迫购物的现象,确实也是时有发生。对这种现象我们也是持续加大整治的力度,一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跟事发地的主责部门联系,请他们核实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该赔偿的赔偿,该道歉的道歉,该处罚的处罚,不合格的导游要停止导游资格。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旅游市场会更加地规范。

你说到的入境游客支付难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始料未及的新问题。这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的普及率迅速提高,现在我们国家数字支付的普及率可能高出其他国家一倍甚至两倍,大家都很习惯用一部手机解决吃穿住行。但是,这反而使得我们在国际上“不接地气”了,有的人说我们跟国外形成了反向的数字鸿沟,国外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水土不服,入境以后支付困难了。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也是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制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两会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我们现在正在落实。总的原则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大额刷卡,因为外国人还是习惯用POS机,我们有一段时间POS机不大用了,现在我们要把它重新布设,让它更加适合外国游客来了以后刷卡。有的地方,像上海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的饭店都已经重新升级改造了POS机。包括一些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有外卡POS机。我们专门派人去试了一下,刷外卡没有问题。北京也在加快速度进行刷外卡POS机的升级改造,进展速度也很快。小额扫码,实际上国外也有电子钱包,主要问题是入境外国游客绑定国内程序复杂。这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题,过去是手续比较繁杂,现在我们跟平台和企业研究,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尽量减少绑定国内程序的时候登记过多信息、尽量减化手续。还有一个数额的问题,过去小额扫码的数额也有限制,包養现在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额扫码的数额,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现在也有很多国外的游客开始习惯移动支付,有很多人来中国之后用移动支付觉得很方便。现金兜底,就是所有的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正好我们这么多记者,也希望你们帮我们宣传一下,所有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拒收是不对的,不但不能拒收,还要准备零钱来找零。比如说客人来了,买一个28块钱的东西,人家给你30,2块不找了那肯定不行;就算是买了22块钱的东西,你为了方便说2块我不要了,那也不好,那不诚信,该多少就是多少,该找零就得找零。这些措施都在推进。

另外,我们对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进行全流程梳理,对入境游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优化,从签证到航班到入住酒店到购物到旅游,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外的游客到国内旅游一定也能享受到跟国内游客一样的在吃住行购物方面的便利。我们也诚挚的欢迎世界各国的游客到中国来参观旅游,来领略古老中国独特神奇的文化魅力,了解和发现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创造的奇迹,感受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Welcome to China!谢谢。

2024-03-11 17:17:01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孙部长。下面我们有请第二位部长海关总署俞建华署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17:18

新华社记者:

俞署长,您好,海关总署7日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想请您谈一下当前我国的外贸趋势以及海关总署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外贸发展目标?谢谢。

2024-03-11 17:21:19

海关总署署长 俞建华:

大家下午好!感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大家知道,海关负责外贸的统计和对外发布,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我国进出口形势的变化。根据海关最新的统计,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延续了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我们是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的:

从规模上来看,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今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额达到了6.6万亿,增长8.7%,其中出口增长了10.3%。这个规模比上一个历史高点的2022年的同期增加了近430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是增长的,以美元计价同样也是增长的,出口、进口都是增长的。

从质量上来看,含金量不断提升。我们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稳定,传统市场、新兴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9%,高于平均增速。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中间品的出口增长了8%,为全球产业链供应包養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都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高兴地看到,像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

从趋势上来看,有利的因素在积聚。海关监测的先导指标显示,1、2月份,海关的报关单量增加了1成多,进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增长的幅度更大,企业经营的信心持续增强,境内境外收发货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海关最新调查发现,计划扩大出口、扩大进口的企业占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是去年以来的最高值。

总体来看,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初步判断上半年可以保持在增长的通道,全年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条件。当然,形势复杂严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海关打算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政策再加力。要实施好去年海关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并根据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便利化措施,牵头组织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给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更多的便利,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好中间品目录,促进中间品贸易的发展,继续扩大跨境电商退货的试点范围,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尽快制定出台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促进边贸的发展。

二是服务再提升。进一步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作用,集成外贸、物流、金融等多种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继续发挥好“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的长效机制作用,多听企业的意见、呼声、诉求,坚持问题导向,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海关将继续做好对外贸的监测、统计、分析,做好景气指数的调查,及时向社会发布海关统计数据,为企业抓订单、安排生产提供海关服务。

谢谢。

2024-03-11 17:21:43

中国网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智慧海关,想请您介绍一下智慧海关的相关情况,谢谢。

2024-03-11 17:23:34

俞建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愿意回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打造智慧海关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内容,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海关的事,也事关全局。我们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的:

一是有需求。中国海关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每年查验的货物量之大、涉及的集装箱、交通工具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国际贸易小单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每年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多达70多亿件,海关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外,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十年前有实绩的外贸企业35万家,去年达到了63万家。这些形势变化的背后是风险的增多,海关要应对口岸“滞、瞒、逃、骗、害”各类风险的难度明显加大,海关以前的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在形势发展的变化。因此,打造智慧海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有支撑。这些年海关搞金关工程、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做法。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日趋成熟,能够为智慧海关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有期待。现在世界各国海关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海关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中国海关每年不仅查验的货物量是最大的,同时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来积极探索形成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之有效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促进全球贸易更加通畅、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近年来,我们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重要理念,在一些重点领域我们进行了先行先试,也形成了一些早期收获。这方面的例子还是不少的,在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近两年,有些人从境外通过不同渠道携带甲虫、蜈蚣等“异宠”入境,外来物种给我们的生物安全带来了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海关通过大数据模型,绘制了3000多幅“异宠”的图片,构建三维仿真数据库,同时研发应用智能审图技术,让机器自动地识别这些“异宠”,从而大大地提升了海关的查获率,去年我们就查获了4.4万只“异宠”。

我们打造智慧海关最终目标就是变海关的“四处撒网”为“精准出击”,变“大海捞针”为“瓮中捉鳖”,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让守法企业畅通无阻。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地完善好我们的工作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努力以智慧海关之“智”服务强国建设之“强”,以海关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为世界海关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海关将加强与世界各国海关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加强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对接,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形成合力。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多关心支持这项工作,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多跟踪报道。谢谢。

2024-03-11 17:23:45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俞署长,下面有请第三位部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李云泽局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24:05

中国证券报记者:

您好,李局长,防控金融风险是当前热词,包括“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作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您怎么看待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形势,下一步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2024-03-11 17:50:1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李云泽: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金融监管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作为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于金融风险“怎么看”和“怎么办”,我想与大家作简要交流:

首先,关于风险形势怎么看?简而言之三句话。

第一句话,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尤其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可以说,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非常稳固。无论对照国际,还是国内监管标准,我国金融业的主要“体检指标”都处于“健康区间”。截至去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拨备覆盖率205%、资本充足率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197%。虽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但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动风险化解。

第二句话,应对风险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我国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尤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强支撑和最有力保障。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50万亿元,我们还有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可以说我们抵御风险的“家底”非常坚实。此外,我们防范处置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尤其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后,相关工作机制也进一步健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第三句话,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之策。金融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关键是对风险有效管控,防止经济金融大起大落。20多年前,我国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一度面临重大困难和挑战,后来经过重组、改制、上市,不但有效化解了风险,而且现在综合实力都位居全球前列。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风险,用辩证的思维审视风险,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金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风险防控怎么办?我想,当前重点在提升“四性”上狠下功夫。

第一,“前瞻性”,就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涵盖源头治理、早期纠正、恢复处置的全流程防控机制,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同时,我们会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打造“千里眼”“顺风耳”,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精准性”,就是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积极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持续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同时,我们也会把握好风险处置的时度效,避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第三,“有效性”,就是坚持强监管严监管,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我们将着力推动金融监管基础法制建设,加快弥补制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尤其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肃查处影响金融稳定、破坏市场秩序、造成重大风险的违法违规问题。

第四,“协同性”,就是推动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我们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推动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要警惕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活动。也想请新闻媒体和我们一道,做好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谢谢!

2024-03-11 17:50:39

南方财经全媒体投资快报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想请问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台哪些措施,引导银行业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4-03-11 17:51:54

李云泽:

谢谢您的提问。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近几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们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不断优化金融供给,为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可概括为“一升”和“一降”。

“一升”,就是指服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沙,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60万亿元,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平稳增长,去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万亿元。一些重点领域,像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普惠小微、先进制造的贷款增速均超过20%。保险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保险赔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尤其是去年京津冀等地特大洪涝灾害中,保险业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已赔付126亿元,充分体现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一降”,主要是指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也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去年我们还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每年可以为广大购房者节约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同时,我们积极督促银行业减费让利,银行手续费已连续3年下降。车险的综合改革,也为3亿多投保者每年节省保费支出1400多亿元。

当然,我们也深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当前关键是要推动“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解决“有资金没有资本”,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真正打通社会资金循环“任督”二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做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就是服务新质生产力。这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我们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我们已经印发专门文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全力支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助推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将全力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就是服务有效需求。在消费方面,我们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在投资方面,我们将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在外贸方面,我们将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海外仓布局,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第三,就是服务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我们正在部署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养老健康方面,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同时,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我们鼓励保险机构打造专属保险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加大灾后重建支持力度。

各位媒体朋友,两会已经胜利闭幕,下一步关键是狠抓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将围绕两会精神,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监管见行动、金融出实效”。

谢谢大家!

2024-03-11 17:52:11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李局长。下面,有请第四位部长国家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

2024-03-11 17:52:29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高志丹: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2024-03-11 17:52:50

主持人 曲卫国:

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53:2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高局长您好,过去一年,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群众体育越来越热,今年是奥运年,请问体育总局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方面有何部署?谢谢。

2024-03-11 17:53:40

高志丹:

谢谢你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决策部署,擘画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过去的一年,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年登高、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群众体育活动贯穿全年各季,覆盖大江南北。“村超”“村BA”民间赛事火爆出圈,“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丰富完善了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取得良好成效。体育场地设施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9平方米,全民健身步道达到37.1万公里,比2019年增长了107%。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办赛精彩、参赛创佳绩。青少年体育生机勃勃。体育消费快速增长。“中华体育精神”广颂远播。体育对外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可以说体育强国建设正走在路上,各项奋斗目标正在不断实现。

目前,距离建成体育强国仅有11年的时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体育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老问题”仍待破解;体育管理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新发展需要,创新能力不足等“新矛盾”日益凸显;体育改革滞后,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这些都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重点难点,持续加大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力度。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我们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为本,塑造民族精神,强健人民体质,培养青少年良好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新期待、新要求。

二是我们要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与供给;立足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高质量做好巴黎、米兰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争创佳绩、为国争光;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动体育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立足于立德育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和体育素养;我们还要立足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讲好体育故事,传递正能量。

三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围绕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体育治理能力,统筹做好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构建职能明确、管理顺畅、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统筹做好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推动体育强包養国建设的共识和活力,鼓励地方开展多样化的探索,把基层的创新创造汇聚成体育强国建设的普遍实践。

建设体育强国,我们更要不断加强体育领域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体育系统正在以中央机动巡视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谢谢大家。

2024-03-11 17:54:33

俄罗斯报记者:

最近几年冰雪运动在内的许多体育消费项目的消费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十分火爆。我的问题是,体育总局在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方面将会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2024-03-11 17:55:13

高志丹:

谢谢你的提问。体育产业问题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4%,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了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3万亿元。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三个效应”上。

第一,“乘数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和活动,有力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能级,拉动了经济发展。赛事的流量变成了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据上海有关方面统计,参与型体育赛事,外地参与者的体育直接消费对吃、住、行等间接消费的带动比例高达1:13。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十四冬”期间,成都、杭州、南宁、呼伦贝尔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超过了1300亿元,较赛事举办前环比增长超过了10%。

第二,“融合效应”。我们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商圈,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综合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和各地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26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游客的接待量和文体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了50%。

第三,“带动效应”。当前,冲浪板、浆板、滑雪板“新三板”运动蓬勃兴起,飞盘、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也频繁“出圈”。今年春节期间,海南万宁30多家冲浪俱乐部天天爆满。去年在云南举办的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吸引了超过2万业界人士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新的运动项目备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升级,国产体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

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还仍然存在着一些发展短板,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体育消费潜能也有待进一步激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体育赛事和体育制造业两端发力,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研制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拓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与有关部委继续合作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

二是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体育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推出国产的体育潮牌,不断丰富国产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的供给与服务。

三是稳步扩大健身消费。丰富健身休闲服务的消费场景,完善投融资促进和消费者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深入实施“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包養網念,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谢谢。

2024-03-11 17:55:28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高局长。下面有请第五位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56:29

中国企业报记者:

申局长您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在保护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助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的情况和有关考虑?谢谢。

2024-03-11 18:16:14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申长雨:

谢谢您的提问。我也借这个机会感谢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多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确实企业都非常关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国务院也多次作出明确的部署。特别是去年中央推进了新一轮知识产权的机构改革,审议出台了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打出了一套知识产权领域的“组合拳”,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一是去年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满意度提高到了82分,创历史新高。二是去年国外申请人在我们国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了90万件,同比增长4.9%,接近5%。去年国外申请人在我们国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了210万件,同比增长3.4%。这充分说明外国企业对我们国家市场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三是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我们国家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的数量达到了24个,首次跃居全球的第一位。同时,在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的全球创新奖评选中,全世界一共有7个企业获奖,我们中国占了两家,也是跃居全球各国之首。而且这两家都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充分彰显了我们国家企业蓬勃的创新活力。

今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将建立起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诉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坚持做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能。二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全面实施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推动商标法的新一轮修改,同时还要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源头保护。就是要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创新审查模式、优化审查流程,帮助企业在专利、商标方面更好的获权,提高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四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台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数量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谢谢。

2024-03-11 18:16:36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申局长您好,据了解,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有哪些重点推进的举措?谢谢。

2024-03-11 18:17:53

申长雨:

谢谢您的提问。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底,我们国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突破了400万件,对这些专利的转化运用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审议出台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在部委层面,我们建立了部际间的推进机制,共同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在我们局内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各个地方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说是多部门协同“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今年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去年我们国家技术合同成交额有较快增长,这里包含了不少的专利技术。

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形成可转化的专利库,通过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做好精准推送。

第二,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切实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这两难问题,培育更多的依靠专利技术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第三,要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的效率。去年,我们开展的专利转化开放许可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成许可17000多项,今年我们将全面实施这一制度,因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质量,我们将根据后端专利转化的效果来优化前端专利申请政策和专利的审查政策,建立一个工作闭环,形成一个反馈机制,不断夯实专利转化的质量基础。谢谢。

2024-03-11 18:18:05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申局长。媒体朋友们,本次大会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到此全部结束,期待明年再见!谢谢大家!

2024-03-11 18:18:52


乐安县千名青年去九宮格分享产业发展带头人赋能乡村振兴_中国网

原标题:乐安县千名青年产业发展带头人赋能乡村振兴——

城市人才下乡 激活一池春水

距离春节还有个把月时间,往年这个时候,乐安县谷岗乡火嵊村村民李建军,都会忙着打电话推销自家的土鸡,今年却格外清闲。“返乡创业的张卫兄弟俩帮了大忙,他们在微信朋友圈帮助‘吆喝’,销售渠道一下打通了,土鸡销售一空,菊花、大米等以前卖不起价的农产品,现在畅销起来了。”李建军说。

农产品从滞销到畅销,是乐安县实施“百名城市人才联百村”,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所带来的转变。近年来,乐安县引进优秀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能人等城市人才,深入乡村一线,绘就了一幅引才到乡村、育才在乡村、发展为乡村的乡村振兴“百美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做新农人

年轻人有了新舞台

走进乐安县增田镇瑶前村,32岁的邹涛正在牛棚给30多头黄牛喂料,动作熟练。很难想象,3年前,他还是一名在银行上班的白领。

在乐安县广大乡村,像邹涛一样远离繁华都市、回到乡村成为新农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原因何在?

“最打动我的是政府的真诚。”邹涛说,回到熟悉的家乡创业看似简单,但资金、技术、场見證地等问题,哪一项都十分棘手。“政府部门不仅为我找来导师,一对一进行技术指导,村里还帮助流转了4亩多地搭建牛棚,并提供20万元项目担保贷款,‘保姆式’服务,让我有信心回到家乡放手追梦。”

乡村创业环境较差、就业机会较少,曾让很多致力于建设家乡的年轻人望而却步。针对这一问题,2021年,乐安县在各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对有返乡意愿的青年城市人才进行摸底,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通过以九宮格才招才、产业招才、服务招才等方式引才回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和邹涛一样,近几年来,乐安县有1000余名青年种植养殖能手、企业经营能人从城市回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

产业升级

铺就共富共享新路

“以前镇里很多菜农因为生意不好,把种菜基地从镇里搬走了。”乐安县公溪镇村民游台生告诉记者,如今,随着镇里蔬菜基地的建设,返乡菜农越来越多,70岁的他在蔬菜基地实现“再就业”,有了一份月薪4000多元的工作。在游台生看来,引进的城市人才让公溪镇群众受益良多。

202九宮格2年,公溪镇打造600余亩蔬菜基地,邀请余干县种植大户朱文昌“拎包落户”。拥有十余年蔬菜种植经验的朱文昌,带来了专业的种植技术与销售渠道,带动100多户农户发展蔬菜产业,一改公溪镇以往“小散弱”的蔬菜种植局面。“现在基地每天售出蔬菜5000多公斤,接纳300多人务工就业,每年为农户增加务工收入8000余元。”朱文昌介绍,基地还与村办公司深度合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多万元。

“城市人才熟悉国情、商情、乡情,不仅可以带来资金,还可以帮助村民适应新市场,赢得新发展。”乐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贵春介绍,针对乐安县农村面积大、农业占比重、乡村人口多的特点,当地政府引进城市人才创办、领办村办公司、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例如,金竹畲族乡引进城市人才创办公司,解决了笋干滞销问题,大马头乡引进城市人才发展雷竹产业,山砀镇引进城市人才发展生猪养殖……一改过去乡村有资源没产业、有产业不景气的局面,村里的产业活了,村民富了。

发挥优势

和谐乡村美美与共

“捐资3万元,安装26盏路灯,乡亲们不再摸黑走路;出资1万多元购买大米和食用油,送给村里的老九宮格人……”谈及城市人才袁志强回乡带来的变化,鳌溪镇案山村村民黄爱清竖起大拇指,连私密空間连称赞。

来自不同行业的城市人才扎根乡村后,发挥各自优势,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带动群众力量共治共享。

作为典型的移民村,增田镇小池村过去矛盾纠纷突出、村务管理薄弱。城市人才袁伟当选小池村党支部书记后,发动村里30名党员干部成为网格员,就地化解村里的大小事。从四好农村路建设到饮水工程实施,从环境卫生治理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进,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小池村美了“面子”,也实了“里子”。2022年至今,小池村实现零信访。

近年来,乐安县选取的一批人脉资源广、经济实力厚,并愿意支持乡村建设的人才,通过“县聘村用、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等方式,将人才用到需要处、用到关键处。

吴贵春介绍,通过城市人才的引领作用,2021年以来,乐安县组织开展禾场话事会2687场,调解矛盾纠纷436起,为群众办实事2632件。此外,还带动160余名人才加入村“两委”队伍,打开了基层治理新格局,激活了乡村治理新动能。

相关新闻

新农人领跑 助乡亲就业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寒冬季节,走进万年县石镇镇罗湖村振荣果蔬基地,10多个大棚里辣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规模种植用工需求大,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该基地负责人丁荣喜说。

近年来,万年县调动各类企业资源和乡村人才,共谋家乡发展,让更多新农人成长成熟起来,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就近就业。该县采取“商会+企业”形式,为每个重点帮扶村安排商会会员或专业实用技术人员结对帮扶,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在万年县中科汇农现代农业产业园,陈营镇方家村村民方清英与技术人员一起采摘瓜果,包装后外运销售。方清小樹屋英说:“之前,自己无一技之长,只能去浙江、广东等地务工,难顾家。现在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学到了科技种植的本领,平时还能照顾時租場地父母、孩子,一举两得。”据介绍,该产业园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当地农户1200余人从事农业产交流业。

江西清华珠宝有限公司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培养“珍珠女”、增设就业岗位、租赁村集体湖面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解决了500余名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带动农户逐步走上致富路,提升了村集体收入。目前,该县有“珍珠女”4000余名,珍珠养殖面积3万余亩,年产淡水珍珠110余吨,珍珠产业链不断延长,珍珠相关产业年总产值20亿元。(易永艳 记者 曹诚平)

山东潍坊昌乐:特去九宮格私密空間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_中国网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辛庄子村综合养殖专业講座合作社可谓喜事连连:他们去年引进的安格斯黑牛已经陆续分娩,社员的首笔入股分红即将发放。“村里带领大伙养‘合同牛’,九宮格不但集体增收,我们也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子。”村民王新华高兴地说。

在辛庄子村的牛棚里,200私密空間多头安格斯黑牛正在进食,这是辛庄子村引进的新品种,也是王新华所说的“合同牛”。据合作社负责人丁文武介绍,他们去年引进了安格斯黑牛,依托合作社前期发展规模化种植业打下的基础,形成了“粪肥养田、田养黑牛”的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且社员也可以跟着企业技术人员学艺,方便日后自己管理。

在党组织负责、合作社经营、企业提供支持的正向拉动下,营丘镇的养殖产业要素被高效调动起来,形成了规模化、抱团式发聚會展的产业新形态。目前全镇已培育安格斯黑牛规模养殖项目4个,引进安格斯黑牛1000余头,项目成功落地将有力助推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实现“村集体、养殖户”双增收。

近年来,昌乐县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拓展“党支部+合作社”“片区党委+产业平台”“村社企一体化”等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

日前,走进昌乐县鄌郚镇五福农业黑脸猪养殖基地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黑脸猪在果园林下悠闲地晃来晃去,有的还不紧不慢地蹭蹭树干,一时间,枝叶晃动,鸟雀惊起。“我们的黑猪肉每斤价格高达30多元,是普通生猪肉的四倍。”公司负责人刘康宁介绍说。

据了解,这是一家以养殖黑脸儿黑猪为主,集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生态循环养殖、农产品销售、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园区。公司注册了“黑脸儿”黑猪肉商标,年存栏黑猪2000头,出栏黑猪约1000余头,兼带果、菜、禽类产品,年营收1000余万。

推动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不仅要聚力农村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还要持续发力推动传统种植业的转型升级。日前,在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南高家庄村的村委办公室里,潍坊寒亭区丰产河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建功正与村支部书记王修明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计划今年发展黄烟特色种植2000亩。

“目前,已完成山坡、建新、南高家庄等5个村1100多亩土地的流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工商资本+订单’的方式发展特九宮格色种植产业,有助于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直接收益,村集体每年每亩可增收200元左右,群众每年每亩可获得租金500元左右。”高崖水库库区农村经管工作人员张克展说。(刘宁宁 袁康运)

十四去九宮格講座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_中国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 金晴中: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现在开始。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民生主题,大会新闻中心很高兴邀请到四位嘉宾出席今天的记者会,回答大家的提问,回应民生关切。四位嘉宾分别是: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先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女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先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先生。谢谢。

现在,请直接开始提问。

2024-03-09 15:00:54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教育部怀进鹏部长。今年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所以,想请问教育部将采取怎样的举措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呢?谢谢。

2024-03-09 15:09:12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

谢谢您的提问。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和方法路径,并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系统在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我很同意您的判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学家,还需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更需要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常说人尽其才、行行出状元,我们期望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在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的现代化教育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2024-03-09 15:09:27

怀进鹏:

大家都知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拔尖创新人才是促进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去年年底毛入学率超过了60%,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应该说,量的短板已经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也需要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上、在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这也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

如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把这个“国之大者”转化为教育的实际行动,确实考验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我理解,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要从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全过程中来理解和推进。要在不同学段中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因此我认为要从打牢基础做起。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夯实基础教育基点,通过在基础教育中推进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把科技工作者、科学家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同时,通过实践的教育和培养,来更好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2024-03-09 15:09:51

怀进鹏: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同时,我们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来优化设置学科专业,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发展创新的潜质,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将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需要各方面人才,需要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所以分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应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鼓励高校各展其优势特色,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优势,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急需的人才,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同时,面向人民健康培养卓越医师,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人才的培养。我们将推动更好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各方力量来推进发展。我们将围绕国家重点布局,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多方协作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我们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坚守一条,要不断地下硬功夫、笨功夫,不走捷径、不取巧,愿意啃硬骨头,坚持人才长期培养的目标。同时,我们将布局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特别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既是民生,更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我们有信心,将会坚定不移地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为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和先导力量。

谢谢。

2024-03-09 15:16:25

中国日报记者:

关于就业的问题,我想提给王晓萍部长。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请问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下一步在稳就业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2024-03-09 15:30:2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王晓萍:

感谢你的提问。你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国的就业怎么看、怎么干。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过去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就业局势持续改善,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人,实现了预期目标,为增进民生福祉、稳定社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今年的情况看,就业市场开局良好,企业开工复产、农民工返岗流动平稳有序,求职招聘活跃度上升。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康养护理、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需求走高,小微企业招聘需求明显增加,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快速上升。就业市场这些变化,充分印证了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巩固增强,服务消费潜能的加速释放,也折射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从走势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我们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部分劳动者就业面临一些困难问题,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关于今年的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部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重点是从五个方面来发力:

第一个方面是全力稳定就业岗位。稳岗位是稳就业的基础。过去一年,我们实施了系列稳就业政策,各级各类资金支持就业创业超过了3000亿元。今年,我们将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更好释放政策红利。

第二个方面是全力拓宽就业渠道。我们将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扶持力度,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潜力。同时,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充分发挥6900多家零工市场供需对接作用,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第三个方面是全力提升就业技能。这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政府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有效增加了技能劳动者供给。我们将深入推进技能中国行动,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重点领域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第四个方面是全力优化就业服务。就业服务是促进供需对接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春风行动”累计举办招聘会3.2万场,同比增加20%;发出专车、专列、包机2.6万辆(次),点对点输送劳动者88万人次。我们将趁热打铁,继续组织更多面向不同群体、不同时段的招聘活动,保持市场热度不减。推广“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

第五个方面是全力保障重点群体。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人,我们将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拓宽市场化渠道,稳定公共岗位规模,优化全周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良好的就业环境。谢谢。

2024-03-09 15:30:45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倪部长。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请问为什么要稳步?有哪些措施?谢谢。

2024-03-09 15:45:0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倪虹:

谢谢您的提问。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城市里能够更舒心、更安心、更幸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稳步”,我的体会就是把握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如何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任务,我想有两个方面。

在理念上,有两点。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各项具体工作扎扎实实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尊重历史、尊重规律、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想明白、干实在,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在行动上,也是两点。一是抓体检,把问题找准,城市和人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为了健康需要体检,城市为了健康也需要体检,怎么去体检?坚持两个导向。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从住房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去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去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体检找出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是抓重点,解决问题。也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民生工程,报告提出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我们打算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的社区。

借此机会,我也向大家通报一下去年的情况,去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有6.6万个,完成投资2.6万亿元,这当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2200多万居民;加装电梯3.6万部,增设停车位85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2.1万个;改造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绿道5300多公里,拓展了草坪开放空间1.1万公顷。“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这些工作每一件都很不容易,加装电梯,统一居民的意见不容易,增加停车位、找到合适的地方也不容易,很多问题都是两难甚至多难。但再难,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干,干一个成一个,群众受益一个。解决这些难题,我们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大家一起来参与、一起来支持,共同把民生的实事一件一件办好。

第二个是“里子”工程。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城市地下管网,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城市的燃气、供水、污水、供热等老旧時租空間管网的改造力度,今年再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网,既是城市建设的“里子”工程,更是“良心”工程。我们希望,各地用心用力去做,保证高质量。

第三是安全工程。报告提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我理解,宜居、韧性、智慧,都离不开安全这个根本。今年,重点抓两件事:一是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桥梁、管廊等各类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二是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今年再启动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积水点治理。

万事干为先,我们将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把城市更新行动稳步实施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谢谢。

2024-03-09 15:45:2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的这个问题提给国家疾控局的王局长。疾控工作和人民健康福祉是息息相关的,围绕着疾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您能否谈一下疾控体系的建设有哪些新的变化?下一步为人民健康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谢谢。

2024-03-09 15:50:18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王贺胜:

谢谢您的提问。借这个机会,我也要感谢媒体朋友对疾控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疾控体系的建设,作出了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疾控局成立以来,坚决贯彻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请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和加强党对疾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系统重塑、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具体来说,实现了五个“更加”。

一是监测预警更加灵敏。从健全制度机制、拓展监测渠道、规范评估预警、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拓展形成了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城市污水监测等10个子系统,强化了部门间信息通报和数据共享,为提前预判疫情流行态势,提早部署、有效应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是应急处置更加有效。已在全国建成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不管哪个地方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能第一时间派出国家队支援。比如,去年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后,甘肃和青海承建的3支国家队就立即赶到了灾区,协助和指导开展临时安置点的环境消杀、传染病监测、风险评估、饮用水监测等工作,助力实现灾后无大疫。我们还将新建5支国家队,并且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应急小分队,进一步提高传染病应对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提升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个小时。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所有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都具备了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的能力。我们还建立了全国电话流调系统,启用“95120”专用流调号码,有效提升了流调工作的效率。

四是综合监督更加有力。持续加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执法信息化水平,推进实现智能化监管,不断提升监督执法能力。开展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等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去年,全分享国累计开展了监督检查430万次,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

五是科普宣教更加接地气。持续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合公众关心的传染病防控、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重要节假日疾病防控等热点话题,及时主动发布指引指南和健康提示,组织专家宣传解读,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切实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谢谢。

2024-03-09 15:50:36

工人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王晓萍部长。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请问在这方面我们都有哪些举措?谢谢。

2024-03-09 15:51:23

王晓萍:

感谢您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视。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了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了6000万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数字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钳工、焊工、养老护理员等一线技工普遍短缺,人才培养需要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的需求。

对技能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两会下团组的时候,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政府工作报告对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体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工作,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一是服务产业发展。就是要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发展急需,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技能潜力和匹配度,促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如,我们将组织开展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在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集成电路等领域,夯实人才基础。我们将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和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康养服务等领域,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集中资源和力量,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之家,搭建技艺传承和展示交流平台。

二是创新培养方式。就是要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依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总结提升工学一体、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技能发展生态链,紧密对接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就像是一些地方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的,学完一门课,就可以掌握一项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就能胜任岗位需要。

三是畅通发展通道。就是要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改变技能人才发展的独木桥、天花板困境,增强年轻人学技能、进工厂的意愿。推动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全面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拓展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畅通技能人才多元化成长通道。推动区域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就是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加大荣誉引领力度,持续组织好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奖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全社会关注技能、学习技能、崇尚技能的热情。去年,我们在天津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涵盖了75%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带动各地、各行业数十万人参加了培训竞赛选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我国将参加在法国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还将举办一系列全国性、行业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也请大家多关注、多宣传、多报道。

谢谢!

2024-03-09 15:51:49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想要提给倪虹部长。倪部长您好,我们注意到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地关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想要请问住建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构建新模式呢?谢谢。

2024-03-09 16:02:51

倪虹:

谢谢你的提问。党中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我想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治本之策。如何构建,我体会有三点:

第一,在理念上。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瑜伽場地的定位,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

第二,在机制上。我想有两点,一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也就是说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抓手就是指导各地编制好住房发展规划。二是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供给方面,要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在使用方面,要加快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专项制度。

第三,在实施上。有两个重点,一是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这既是利民之举,又教學是发展之计,也是转型之策。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重点是平时用得着,关键时刻能用得上。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重点是要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去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今年重点就是抓开工建设、抓质量安全,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下力气建设好房子。住房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们将引导建筑师精心设计好户型,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我们也希望能够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在新模式下,我希望现在的房地产企业看到,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务。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谁就能有发展,谁就能有未来。谢谢。

2024-03-09 16:03:02

中国精神文明网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教育部怀部长。今年我国将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请问教育部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这个行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谢谢。

2024-03-09 16:11:20

怀进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我向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报告一组数据和基本情况,中国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国一共有中小学幼儿园48.79万所,在校学生2.3亿人,教师1610万人,每个孩子后面都站着好几位家长,可以说基础教育办得好不好,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这是大民生,所以您直接关注到了教育的重要问题,非常难得。

中国基础教育办得怎么样?我们用了大概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在世界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是第一个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OECD经合组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了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去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次大会同意在中国上海举办STEM教育研究所,STEM就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数理化农医,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美发达国家之外首次设立的一类研究所,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对中国在人才培养、理工农医、STEM教育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上好学”的愿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我理解,所谓“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具体怎么实现,我想我从五个方面向各位作个报告。

一是结构布局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個人空間局,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要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建立县域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监测和报告机制,更好更合理地优化城乡两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县域普通高中的建设,着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资源,让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

2024-03-09 16:11:38

怀进鹏:

二是学位供给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增加优质学位,我们将进一步持续改善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推进“四个一批”:高起点新建一批、优质学校扩招一批、集团化办学提升一批、城乡结对帮扶一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新优质学校增长,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质量的差距,努力使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三是培养能力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优质教材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大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注重劳动习惯养成,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校内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是教师队伍要扩优提质。前一段时间,我们开展了“教育家精神”巡回演讲,广西北海幼儿园的一位老师范徽丽,她是“全国最美教师”,她在谈“教育家精神”理解的时候有一句话,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依靠有爱的温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我们会继续加强“国培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大力实施“国优计划”,通过“双一流”大学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持续巩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用自己的行为示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孩子们在学校能够感受到更美好的成长陪伴。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是其中必答之题,我们要不断厚植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五是合作育人要扩优提质。就是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学校、大熔炉,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孩子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期望与家长一道,共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我们希望与社会合作,把更多优质的社会育人资源提供给孩子,同时让不良信息、不良行为远离未成年人。我们要合理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本事、积极面对现实,让孩子们在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我们需要学校与家庭、与社会来共同守护和关爱我们的未来,共同推进基础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谢谢。

2024-03-09 16:11:59

南方周末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王贺胜局长。大家对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传染病的防控问题都很关心,请问目前我国在遏制这些重大传染病、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情况如何?谢谢。

2024-03-09 16:27:34

王贺胜:

谢谢您的提问。传染病防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疾控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疾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传染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一批”。

一是消除了一批。继消灭天花、消除丝虫病、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之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我国又消除了疟疾,结束了这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传染病肆虐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公共卫生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的3000万减少至零,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二是控制了一批。目前,艾滋病、结核病、乙肝、丙肝、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都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5%以上,每年新报告感染者数、感染者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结核病的发病率稳步下降,成功治疗率保持在了90%以上,死亡率降至发达国家水平。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者数大幅减少,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普及乙肝疫苗接种,五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保护了数以千万的儿童免于感染。

三是降低了一批。麻疹、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的多种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比如,近年我国每年报告五六百例麻疹病例,这在全球处于极低流行水平。包虫病、蛔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疫情也明显下降,全面迈向控制或消除的新阶段。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新发突发传染病发生风险仍然持续存在,巩固传染病防控成效的任务仍然艰巨,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防控体系,优化防控策略,巩固提升防控成效,最大程度降低传染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谢谢。

2024-03-09 16:28:20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王晓萍部长。人社领域公共服务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不仅事项多,频次也很密。我想请问部长,在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2024-03-09 16:28:40

王晓萍:

感谢您的提问。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工作桩桩件件都要和群众见面对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效能,是保障惠民政策落实落地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增强群众办事的便捷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人社部门将聚焦群众办事急需,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为群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一是整合资源畅通服务渠道。为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我们集成服务窗口,制定人社公共服务标准,明确事项清单,规范办理流程,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拓展便民服务圈,借助银行、邮局、社区等,推动服务下沉,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多点办需求。丰富上门办、免申即办等服务模式,积极适应老年人、残疾人等个性化需求,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二是提质扩容优化办事体验。为了推进跨区域、跨领域事项办理,我们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进“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已取消人社领域65%的证明材料,还将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施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制度化规范化推行告知承诺制,让办事环节更简、流程更优。大力推行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依托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平台,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等领域,我们已开通40项跨省通办事项,还将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地方事项“省内通办”,实现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三是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服务。为更大程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我们全面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加快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数字化应用场景、智能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的关联事项“智能联办”,惠企便民政策精准直达。比如,我们建设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政策找人”、“人岗匹配”的精准服务,夯实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基础。再比如,我们加快社保数字化转型,开展“数据找人”信息比对,推动政策“免申即享”,将各类群体广泛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这里,我再介绍一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社会保障卡是政府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目前全国98%的人都有社保卡,9.7亿人还领用了电子社保卡。2023年电子社保卡全年服务151亿人次。社保卡承载的服务,涵盖了政务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民生领域。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实做细社保卡居民服务应用,推出更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深化省级“一卡通”,大力推进区域“一卡通”,逐步实现全国“一卡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广泛的社保卡服务。

总之,我们将一件接着一件办,让人社服务有速度有温度,让老百姓更暖心更安心。

谢谢。

2024-03-09 16:29:00

香港星岛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怀进鹏部长。我们注意到,今年初中国召开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您发表了“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的主旨演讲,提出了用数字之光开启希望之门的愿景。请问下一步数字教育将采取哪些重点的举措呢?谢谢。

2024-03-09 17:04:09

怀进鹏:

谢谢这位香港记者朋友,也感谢您对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关注。这个会议是当前世界数字教育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一个合作的舞台。数字教育属于数字中国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我们全力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先后三年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来研究、开发和汇聚高质量、多类型、体系化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建成不打烊、全天候、“超市式”的公共服务平台。

大家应该都记得,在疫情期间,为了能够保证孩子们的成长,享受不间断的教育,我们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真正推进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有力地保障了在特殊情况下,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中保持教育的连续性,让孩子们的成长和受教育尽量不被疫情影响。疫情转段后,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世界教育变革和演进的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我们专门组织来自科技界、产业界和教育界等不同方面和地区的专家,包括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来共同研究和思考在这样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下,在面向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该如何发展,更好拓展数字化应用的场景和服务范围。

我曾经长期从事信息科技工作,也在教育系统工作了很多年。我理解,数字教育不仅是我们的技术平台和工具平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受益,能够配合和支持教师们更高质量地备课和教师的成长提高。同时,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在家、在校生活当中对学习的感受,这有利于学校提高育人、管理及治理能力。我们也期望它成为一个世界交流的平台。应对数字经济和数字发展,我们的学生既需要具备数字素养、科技素养,也需要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看到,优质课堂“时空”交叠处处可见,优质课程跨越山海时时可及,正在变成我们教育的现实。现在中小学的孩子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去听专家、院士关于科学课、实验课的内容,以便开拓他们的视野。职业学校的学生们能够随时在虚拟教室完成他的实践操作课程,甚至用远程的仪器设备来辅助学习。中西部地区的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品鉴国家博物馆的红山玉龙。“暑期教师研修”专题让身处各地的老师们,能够便捷地开展教研合作,这使得我们对大中小幼提供不同学段的培训成为现实和可能。同时我们还建立老年大学,专门为老年人设置读书版块,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我们有力推进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刚才王部长特别讲大学生就业,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还提供公共服务,大概每年有1/3的大学生就业是通过这个平台来完成和雇主单位的对接,包括在应聘过程当中的交流和访谈。我们已经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为了国家教育的精品资源平台和面向学生、教师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去年10月去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一所学校,当时他们正在上课,我看到在西海固这所学校的学生们与北京的一所学校“同上一堂课”,一个老师在北京讲,这边的老师作辅导。大家上同一堂课、学同一个内容,针对同一个问题来共同讨论回答。我们推进数字教育,就是期望推动教育均衡和能力提升,通过数字化来改变、改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用一根根网线去消弭数字鸿沟,用一块块屏幕去链接不同的课堂。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教育就不是我们常说的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它不仅有意义,而且确实有实效。

我们在一起讨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时候常常讲,建设这个平台,要有一种情怀,要把它建成“离不开才叫真本事,用得好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以“应用为王”来建设这个平台,就是让学生离不开、用得上,让老师离不开、用得上,我们体会这就是最大的民生,是更好的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教育。我们在进一步推动这个平台建设当中,首先要做强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让理工农医、STEM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这些优质课程资源能够为全社会提供。同时,我们做大应用示范,扩大全国应用的覆盖面,让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育平台。今年会加大选择一些应用急需、条件具备的地方来建设示范应用平台。同时向中西部、向边远地区加大国家资源整合,支持、指导所在地、所在学校来构建这样的平台,真正让孩子们、让学校有自己的平台、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学校提高治理能力。

2024-03-09 17:04:33

怀进鹏:

同时,我们还要做优公共服务资源,搭建学习型系统,实现终身教育的数字平台。说到这里,今年两会当中还有一个热议的话题,也是这一段时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就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对我们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我认为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积极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加强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青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同时,我们会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加快平台建设。

我们还要加大关注数字教育之下人工智能伦理、隐私保护等的规范性,来引导好、建设好我们的平台,积极参加世界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与伦理相互关系的规则制定。我们的宗旨是让人人有更好的机会,顺应数字时代、迎接智能时代,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福祉。加强中国智慧教育平台的智能化发展,推进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开放交流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最后,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教育的开放性。中国的教育是开放的,数字教育更是开放的,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教育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数字教育的合作开放。目前,中国的智慧教育平台已经上线国际版,覆盖多种语言,可以向全世界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中国的智慧教育平台去年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信息化领域的最高奖,这也表明中国智慧教育平台的有效性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许多国家主动表示,希望和中国合作推进数字教育在其本国更好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数字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STEM教育研究所,来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多边平台、双边交流、加强为世界提供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等方面作出中国的努力,作出更好的回答。简要地说,未来的智慧教育平台,第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叫作集成化。第二,抓住智能化发展的空间,我们叫作智能化。第三,要推进国际化。用简单的术语,叫Integrated、Intelligent、International,简称为“3I”,中文谐音叫“爱教育”。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迎接教育变革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我们更希望这扇大门打开就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开放,不断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回馈社会,回馈中国和世界。

谢谢您的提问。

2024-03-09 17:04:58

澳门澳广视记者:

我提出的问题是关于疾病防控的。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警告,说新的变异体和流行病的暴发“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是否会暴发的问题”。请问该如何防范“X疾病”可能带给我们的危害呢?谢谢。

2024-03-09 17:22:21

王贺胜:

谢谢这位澳门记者的提问。国际社会对“X疾病”高度关注,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X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致命、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来进行预测。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持底线思维,认真总结借鉴新冠疫情的防控经验,会同相关部门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防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平急转换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传染病风险评估,提升早发现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演练,做好相关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科学防控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推进传染病大流行的前瞻性研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五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控体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基层治理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全面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水平。

传染病流行没有国界,防范应对全球传染病大流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同行。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流行条约》缔结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订,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谢谢。

2024-03-09 17:22:39

新华社记者:

我想请问住建部的倪虹部长。《政府工作报告》对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住建部将如何抓好落实?谢谢。

2024-03-09 17:22:53

倪虹:

对于房地产市场,大家都很关心,借此机会,对大家关心房地产、关心住建部的工作表示感谢。

2023年,面对个别房企资金链断裂、房地产市场调整等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认房不用认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税费优惠等,指导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抓好保交楼工作,实现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不能光看短期,还要看中长期。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转型,稳定市场任务依然艰巨。但是,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从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房地产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尊重规律,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所部署的任务,我们将聚焦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这三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稳市场,城市政府要用好调控自主权。房地产是不动产,上海的房子、广州的房子不可能搬到北京,来满足北京人的住房需求。所以说房地产市场是以城市为单元的市场,各城市供求关系有很大差别。我们强调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已经充分赋予了城市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就要扛起责任,要根据人口情况、供需情况以及保障需求,编制好、实施好住房发展规划,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第二,防风险,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当前,房地产的难点是资金。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好的企业有困难项目,困难企业也有好的项目。为此,我们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按照“一项目一方案”提出项目“白名单”,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目前,全国31个省份312个城市建立了这个机制,上报的“白名单”项目达到了6000多个。在这些项目中,82.8%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对于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三,促转型,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海新时代九宮格城市建设者之家时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要让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总书记深厚的为民、爱民情怀,让我们深受教育。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手抓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方式,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住房问题,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谢谢。

2024-03-09 17:23:22

金晴中:

谢谢。媒体朋友们,因为时间的原因,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

2024聚會-03-09 17:23:44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去九宮格共享空間道”集中采访活动_中国网

   

主持人 曲卫国:

大家下午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现在开始,大会新闻中心今天继续邀请了五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五位部长分别是: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先生,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先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先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先生。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孙业礼部长。

2024-03-11 16:04:20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孙业礼: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2024-03-11 16:04:33

主持人 曲卫国:

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6:05:0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孙部长您好,去年哈尔滨的旅游是火爆出圈,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文旅热”的关注,网友纷纷喊话各地文旅局长,您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对这种现象怎么看?“文旅热”还会不会持续下去?

2024-03-11 16:49:20

孙业礼:

我听着也这像是在喊话呀,你的喊话我收到了,谢谢。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文旅部门、文旅行业、文旅事业、文旅产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正像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所说的,去年入冬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哈尔滨人、东北人以他们的热情,以他们对游客的宠爱式的礼遇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客人,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带动了整个冰雪旅游热。据当地的统计,从11月份到2月份来黑龙江旅游的达到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700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火爆也带动了整个东北旅游。像吉林、辽宁虽然没有网上那么火爆,他们也是闷声发大财,前几天我到吉林代表团听代表们发言,了解到吉林这个旅游季的旅游收入也不少于1700亿元,辽宁恐怕也不低于这个数。习近平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现在看冰天雪地正在“妥妥地”变成金山银山。不只是东北,去年全国的旅游都非常热,前几天我们刚刚公布了春节期间的旅游数据,这个春节长假出游的人数达到了4.7亿人次,旅游的花费超过了6300亿元。这仅仅是8天长假的数据,如果看全年的数据就更可观。我们统计测算了一下,去年全国国内游客出游的人数达到了将近49亿人次,旅游总花费接近5万亿。旅游的火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我们说的旅游,其实现在文旅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们的文博也很火。可能各位记者这两天从驻地到人民大会堂来的路上都能看到,故宫、国博门前总是川流不息,排着长长的队伍,各地热门的博物馆也大概都是这个场景。文艺演出市场也很火,去年我们全国线下的营业性文艺演出大概有44万场,收入超过了500亿。值得一提的是,网上的文艺演出活动更火,据粗略的估计,营业收入大概超过2000亿,参与的人数达到7.7亿。

去年可以说文化和旅游强劲复苏、蓬勃发展,当然也有人说,去年的文旅热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一种爆发性的反弹,是偶然的,我们分析偶然性的背后有它的必然性。从消费需求来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发生变化,内涵更丰富了,要求更高了,过去吃不愁、穿不愁就觉得不错了,现在是吃不愁、穿不愁,还得有闲钱去旅游。可以说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如果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长、收益面广,涉及各行各业,文旅可以“加”百业,百业也可以“加”文旅,百业只要加上了文旅,既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就会出现人财两旺的好势头。

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个高质量发展怎么实现呢?一定要有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拉动。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怎么形成呢?一定是有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加持。所以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促进形成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从而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又拉动和促进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产品和供给。这种互动和循环就会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會議室出租以,这就是我们文旅热出现的背景和逻辑,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和逻辑,文旅不热都难,“文旅热”不持续下去也难。

各地网友喊话文旅局长,我们理解这是对我们的督促,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总书记早就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和旅游发展高度重视,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利好政策举措。在这次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特别强调要着力培养培育包括文娱旅游在内的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我们就有方向和干劲,我们一定和各地、各部门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谢谢。

2024-03-11 16:49:38

香港文汇报记者:

孙部长好,刚才您说了文旅热和文旅去年的一些总体情况,但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自己感觉文旅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博物馆预约难、大型演出票难买,甚至还有黄牛倒票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旅游强迫购物、境外游客旅游支付难等等。对此,文化和旅游部有什么样的改进思路和优化举措?谢谢。

2024-03-11 17:16:50

孙业礼: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提出的问题,你一口气提了4个问题,在后面还加了个“等等”,看来确实问题不少。我们不怕有问题,也不怕提出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因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往往是同时产生的,发现了问题也就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很有建设性,真的谢谢你。

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说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这些问题应该说前期已经暴露出来了,我们也正在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进行改进,有些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说,大型文博机构预约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深入地调研,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像延时服务,对于一些重要的博物馆,旅游的高峰期要延长服务时间。像优化门票预约的机制,实行弹性错峰预约,动态调整门票预约的数额,及时释放当天预约了又没来的购票名额。我们还采取了很多人性化的举措,像成人可以带小孩,一个、两个甚至三个进博物馆,因为有双胞胎,只带一个也不行,这样实际上也增加了进馆的名额和数额。我们还保留一些现场预约的窗口,有一些老年人、外国客人不方便用手机提前预约的,线下窗口也保留一部分门票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进到这些博物馆。当然,我也请大家谅解,大型文博机构预约和限流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一是安全考虑,大量人员短时间内聚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容易出安全问题,也容易损坏文物。二是出于参观体验的考虑,人山人海,到处人挤人,也妨碍大家的参观体验,所以预约和限流是必要的。这里我也给大家做个广告,其实我们国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大型博物馆还有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馆,内容非常的丰富独特,也很精彩,如果一时预约不到大型的有名的博物馆,到这种中小型的博物馆看一看,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刚刚你说的大型文艺演出一票难求,甚至有黄牛倒票的现象,这也确实存在。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大型文艺演出逐步恢复,出现了这个现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特别是一些硬性的措施,主要是两条,一个是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第二个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艺演出的门票公开销售的比例不得少于85%,就这两条很硬的措施就极大地限制了黄牛倒票的空间,再加上其他措施,应该说倒票的现象已经大有好转。

你说到有一些地方有“不合理低价游”哄骗顾客,甚至强迫购物的现象,确实也是时有发生。对这种现象我们也是持续加大整治的力度,一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跟事发地的主责部门联系,请他们核实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该赔偿的赔偿,该道歉的道歉,该处罚的处罚,不合格的导游要停止导游资格。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旅游市场会更加地规范。

你说到的入境游客支付难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始料未及的新问题。这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的普及率迅速提高,现在我们国家数字支付的普及率可能高出其他国家一倍甚至两倍,大家都很习惯用一部手机解决吃穿住行。但是,这反而使得我们在国际上“不接地气”了,有的人说我们跟国外形成了反向的数字鸿沟,国外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水土不服,入境以后支付困难了。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也是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制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两会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我们现在正在落实。总的原则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大额刷卡,因为外国人还是习惯用POS机,我们有一段时间POS机不大用了,现在我们要把它重新布设,让它更加适合外国游客来了以后刷卡。有的地方,像上海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的饭店都已经重新升级改造了POS机。包括一些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有外卡POS机。我们专门派人去试了一下,刷外卡没有问题。北京也在加快速度进行刷外卡POS机的升级改造,进展速度也很快。小额扫码,实际上国外也有电子钱包,主要问题是入境外国游客绑定国内程序复杂。这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题,过去是手续比较繁杂,现在我们跟平台和企业研究,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尽量减少绑定国内程序的时候登记过多信息、尽量减化手续。还有一个数额的问题,过去小额扫码的数额也有限制,现在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额扫码的数额,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现在也有很多国外的游客开始习惯移动支付,有很多人来中国之后用移动支付觉得很方便。现金兜底,就是所有的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正好我们这么多记者,也希望你们帮我们宣传一下,所有消费场所都不能拒收人民币,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拒收是不对的,不但不能拒收,还要准备零钱来找零。比如说客人来了,买一个28块钱的东西,人家给你30,2块不找了那肯定不行;就算是买了22块钱的东西,你为了方便说2块我不要了,那也不好,那不诚信,该多少就是多少,该找零就得找零。这些措施都在推进。

另外,我们对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进行全流程梳理,对入境游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优化,从签证到航班到入住酒店到购物到旅游,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外的游客到国内旅游一定也能享受到跟国内游客一样的在吃住行购物方面的便利。我们也诚挚的欢迎世界各国的游客到中国来参观旅游,来领略古老中国独特神奇的文化魅力,了解和发现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创造的奇迹,感受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Welcome to China!谢谢。

2024-03-11 17:17:01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孙部长。下面我们有请第二位部长海关总署俞建华署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17:18

新华社记者:

俞署长,您好,海关总署7日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想请您谈一下当前我国的外贸趋势以及海关总署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外贸发展目标?谢谢。

2024-03-11 17:21:19

海关总署署长 俞建华:

大家下午好!感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大家知道,海关负责外贸的统计和对外发布,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我国进出口形势的变化。根据海关最新的统计,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延续了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我们是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的:

从规模上来看,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今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额达到了6.6万亿,增长8.7%,其中出口增长了10.3%。这个规模比上一个历史高点的2022年的同期增加了近430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是增长的,以美元计价同样也是增长的,出口、进口都是增长的。

从质量上来看,含金量不断提升。我们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稳定,传统市场、新兴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了9%,高于平均增速。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中间品的出口增长了8%,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都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高兴地看到,像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

从趋势上来看,有利的因素在积聚。海关监测的先导指标显示,1、2月份,海关的报关单量增加了1成多,进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增长的幅度更大,企业经营的信心持续增强,境内境外收发货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海关最新调查发现,计划扩大出口、扩大进口的企业占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是去年以来的最高值。

总体来看,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初步判断上半年可以保持在增长的通道,全年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条件。当然,形势复杂严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海关打算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政策再加力。要实施好去年海关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并根据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便利化措施,牵头组织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给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更多的便利,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好中间品目录,促进中间品贸易的发展,继续扩大跨境电商退货的试点范围,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尽快制定出台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促进边贸的发展。

二是服务再提升。进一步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作用,集成外贸、物流、金融等多种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继续发挥好“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的长效机制作用,多听企业的意见、呼声、诉求,坚持问题导向,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海关将继续做好对外贸的监测、统计、分析,做好景气指数的调查,及时向社会发布海关统计数据,为企业抓订单、安排生产提供海关服务。

谢谢。

2024-03-11 17:21:43

中国网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智慧海关,想请您介绍一下智慧海关的相关情况,谢谢。

2024-03-11 17:23:34

俞建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愿意回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打造智慧海关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内容,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海关的事,也事关全局。我们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的:

一是有需求。中国海关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每年查验的货物量之大、涉及的集装箱、交通工具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国际贸九宮格易小单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每年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多达70多亿件,海关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外,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十年前有实绩的外贸企业35万家,去年达到了63万家。这些形势变化的背后是风险的增多,海关要应对口岸“滞、瞒、逃、骗、害”各类风险的难度明显加大,海关以前的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在形势发展的变化。因此,打造智慧海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是有支撑。这些年海关搞金关工程、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做法。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日趋成熟,能够为智慧海关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是有期待。现在世界各国海关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海关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中国海关每年不仅查验的货物量是最大的,同时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来积极探索形成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之有效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促进全球贸易更加通畅、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近年来,我们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重要理念,在一些重点领域我们进行了先行先试,也形成了一些早期收获。这方面的例子还是不少的,在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近两年,有些人从境外通过不同渠道携带甲虫、蜈蚣等“异宠”入境,外来物种给我们的生物安全带来了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海关通过大数据模型,绘制了3000多幅“异宠”的图片,构建三维仿真数据库,同时研发应用智能审图技术,让机器自动地识别这些“异宠”,从而大大地提升了海关的查获率,去年我们就查获了4.4万只“异宠”。

我们打造智慧海关最终目标就是变海关的“四处撒网”为“精准出击”,变“大海捞针”为“瓮中捉鳖”,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让守法企业畅通无阻。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地完善好我们的工作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努力以智慧海关之“智”服务强国建设之“强”,以海关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为世界海关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海关将加强与世界各国海关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加强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对接,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形成合力。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多关心支持这项工作,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多跟踪报道。谢谢。

2024-03-11 17:23:45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俞署长,下面有请第三位部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李云泽局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24:05

中国证券报记者:

您好,李局长,防控金融风险是当前热词,包括“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作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您怎么看待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形势,下一步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2024-03-11 17:50:1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李云泽: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金融监管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作为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于金融风险“怎么看”和“怎么办”,我想与大家作简要交流:

首先,关于风险形势怎么看?简而言之三句话。

第一句话,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尤其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可以说,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非常稳固。无论对照国际,还是国内监管标准,我国金融业的主要“体检指标”都处于“健康区间”。截至去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拨备覆盖率205%、资本充足率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197%。虽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但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动风险化解。

第二句话,应对风险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我国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尤其我国经济九宮格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强支撑和最有力保障。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50万亿元,我们还有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可以说我们抵御风险的“家底”非常坚实。此外,我们防范处置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尤其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后,相关工作机制也进一步健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第三句话,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之策。金融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关键是对风险有效管控,防止经济金融大起大落。20多年前,我国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一度面临重大困难和挑战,后来经过重组、改制、上市,不但有效化解了风险,而且现在综合实力都位居全球前列。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风险,用辩证的思维审视风险,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金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风险防控怎么办?我想,当前重点在提升“四性”上狠下功夫。

第一,“前瞻性”,就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涵盖源头治理、早期纠正、恢复处置的全流程防控机制,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同时,我们会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打造“千里眼”“顺风耳”,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精准性”,就是把握实质风险,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积极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持续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同时,我们也会把握好风险处置的时度效,避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第三,“有效性”,就是坚持强监管严监管,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我们将着力推动金融监管基础法制建设,加快弥补制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尤其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肃查处影响金融稳定、破坏市场秩序、造成重大风险的违法违规问题。

第四,“协同性”,就是推动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我時租空間们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推动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要警惕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活动。也想请新闻媒体和我们一道,做好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谢谢!

2024-03-11 17:50:39

南方财经全媒体投资快报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想请问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台哪些措施,引导银行业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4-03-11 17:51:54

李云泽:

谢谢您的提问。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近几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们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不断优化金融供给,为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可概括为“一升”和“一降”。

“一升”,就是指服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沙,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60万亿元,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平稳增长,去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万亿元。一些重点领域,像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普惠小微、先进制造的贷款增速均超过20%。保险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保险赔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尤其是去年京津冀等地特大洪涝灾害中,保险业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已赔付126亿元,充分体现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一降”,主要是指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也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去年我们还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每年可以为广大购房者节约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同时,我们积极督促银行业减费让利,银行手续费已连续3年下降。车险的综合改革,也为3亿多投保者每年节省保费支出1400多亿元。

当然,我们也深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当前关键是要推动“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解决“有资金没有资本”,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真正打通社会资金循环“任督”二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做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就是服务新质生产力。这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我们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我们已经印发专门文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全力支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助推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将全力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就是服务有效需求。在消费方面,我们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在投资方面,我们将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在外贸方面,我们将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海外仓布局,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第三,就是服务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我们正在部署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养老健康方面,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同时,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我们鼓励保险机构打造专属保险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加大灾后重建支持力度。

各位媒体朋友,两会已经胜利闭幕,下一步关键是狠抓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将围绕两会精神,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监管见行动、金融出实效”。

谢谢大家!

2024-03-11 17:52:11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李局长。下面,有请第四位部长国家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

2024-03-11 17:52:29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高志丹: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2024-03-11 17:52:50

主持人 曲卫国:

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53:2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高局长您好,过去一年,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群众体育越来越热,今年是奥运年,请问体育总局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方面有何部署?谢谢。

2024-03-11 17:53:40

高志丹:

谢谢你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决策部署,擘画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过去的一年,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年登高、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群众体育活动贯穿全年各季,覆盖大江南北。“村超”“村BA”民间赛事火爆出圈,“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丰富完善了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取得良好成效。体育场地设施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9平方米,全民健身步道达到37.1万公里,比2019年增长了107%。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办赛精彩、参赛创佳绩。青少年体育生机勃勃。体育消费快速增长。“中华体育精神”广颂远播。体育对外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可以说体育强国建设正走在路上,各项奋斗目标正在不断实现。

目前,距离建成体育强国仅有11年的时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体育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老问题”仍待破解;体育管理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新发展需要,创新能力不足等“新矛盾”日益凸显;体育改革滞后,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这些都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重点难点,持续加大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力度。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我们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为本,塑造民族精神,强健人民体质,培养青少年良好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新期待、新要求。

二是我们要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与供给;立足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高质量做好巴黎、米兰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争创佳绩、为国争光;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动体育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立足于立德育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和体育素养;我们还要立足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讲好体育故事,传递正能量。

三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围绕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体育治理能力,统筹做好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构建职能明确、管理顺畅、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统筹做好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共识和活力,鼓励地方开展多样化的探索,把基层的创新创造汇聚成体育强国建设的普遍实践。

建设体育强国,我们更要不断加强体育领域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体育系统正在以中央机动巡视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对体家教場地育工作的领导,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谢谢大家。

2024-03-11 17:54:33

俄罗斯报记者:

最近几年冰雪运动在内的许多体育消费项目的消费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十分火爆。我的问题是,体育总局在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方面将会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2024-03-11 17:55:13

高志丹:

谢谢你的提问。体育产业问题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4%,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了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3万亿元。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三个效应”上。

第一,“乘数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和活动,有力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能级,拉动了经济发展。赛事的流量变成了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据上海有关方面统计,参与型体育赛事,外地参与者的体育直接消费对吃、住、行等间接消费的带动比例高达1:13。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十四冬”期间,成都、杭州、南宁、呼伦贝尔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超过了1300亿元,较赛事举办前环比增长超过了10%。

第二,“融合效应”。我们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商圈,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综合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和各地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26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游客的接待量和文体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了50%。

第三,“带动效应”。当前,冲浪板、浆板、滑雪板“新三板”运动蓬勃兴起,飞盘、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也频繁“出圈”。今年春节期间,海南万宁30多家冲浪俱乐部天天爆满。去年在云南举办的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吸引了超过2万业界人士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新的运动项目备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升级,国产体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

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还仍然存在着一些发展短板,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体育消费潜能也有待进一步激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体育赛事和体育制造业两端发力,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研制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拓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与有关部委继续合作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

二是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体育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推出国产的体育潮牌,不断丰富国产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的供给与服务。

三是稳步扩大健身消费。丰富健身休闲服务的消费场景,完善投融资促进和消费者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深入实施“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谢谢。

2024-03-11 17:55:28

主持家教人 曲卫国:

谢谢高局长。下面有请第五位部长,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请大家提问。

2024-03-11 17:56:29

中国企业报记者:

申局长您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在保护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助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的情况和有关考虑?谢谢。

2024-03-11 18:16:14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申长雨:

谢谢您的提问。我也借这个机会感谢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多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确实企业都非常关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国务院也多次作出明确的部署。特别是去年中央推进了新一轮知识产权的机构改革,审议出台了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打出了一套知识产权领域的“组合拳”,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一是去年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满意度提高到了82分,创历史新高。二是去年国外申请人在我们国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了90万件,同比增长4.9%,接近5%。去年国外申请人在我们国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了210万件,同比增长3.4%。这充分说明外国企业对我们国家市场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三是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我们国家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的数量达到了24个,首次跃居全球的第一位。同时,在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的全球创新奖评选中,全世界一共有7个企业获奖,我们中国占了两家,也是跃居全球各国之首。而且这两九宮格家都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充分彰显了我们国家企业蓬勃的创新活力。

今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将建立起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诉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坚持做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能。二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全面实施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加快推动1對1教學商标法的新一轮修改,同时还要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源头保护。就是要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创新审查模式、优化审查流程,帮助企业在专利、商标方面更好的获权,提高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四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台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数量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谢谢。

2024-03-11 18:16:36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申局长您好,据了解,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有哪些重点推进的举措?谢谢。

2024-03-11 18:17:53

申长雨:

谢谢您的提问。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底,我们国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突破了400万件,对这些专利的转化运用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审议出台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在部委层面,我们建立了部际间的推进机制,共同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在我们局内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各个地方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说是多部门协同“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今年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去年我们国家技术合同成交额有较快增长,这里包含了不少的专利技术。

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形成可转化的专利库,通过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做好精准推送。

第二,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切实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难,广大的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这两难问题,培育更多的依靠专利技术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第三,要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的效率。去年,我们开展的专利转化开放许可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成许可17000多项,今年我们将全面实施这一制度,因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质量,我们将根据后端专利转化的效果来优化前端专利申请政策和专利的审查政策,建立一个工作闭环,形成一个反馈机制,不断夯实专利转化的质量基础。谢谢。

2024-03-11 18:18:05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申局长。媒体朋友们,本次大会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到此全部结束,期待明年再见!谢谢大家!

2024-03-11 18: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