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确超长查包養網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领域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严赋憬、陈炜伟)国家发展改包養革委副主任刘苏社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支持领域方面,超长期包養網價格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包養網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刘苏社介绍,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已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包養網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经过批准同意后即开始组织实施。

刘苏社说,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基础;坚持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包養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刘苏社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金保障,优化投入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特别要尽快建设一批前期工作比较成熟、具备条件的项目,还将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的配套政策,确保行动方案明确的任务高质量落地见效。


老动批 “腾笼换鸟”育去九宮格交流新机_中国网

在由原“四达大厦”转型升级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内,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办公(3月6日摄)。新动力金融科家教場地技中心吸引了众多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入家教場地教學場地,目前大厦引入企业超过50家。2022年,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评选的小樹屋“全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九宮格等市场疏解在2017年底基本完成。北京市立足该区域在金融、科技、区位和空间上的优势,设立金融科技示范区,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分享。经过多年努力,“动批”所在区域“腾笼换鸟”,已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截至目前,2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聚集于此,这里成为金融見證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之地,为首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省时间去九宮格练箭,英国曾禁足球200年_中国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正举办得如火如荼,20支球队在绿茵场上为人们带共享空間来竞技盛宴。据“足球历史”网站报道,现代足球兴起于英国,拥有一段丰富的演变历史。如今的英国足球实力强劲,其4支球队即英格兰队、苏格兰队、威尔士队和北爱尔兰队,都能参加世界杯,但鲜有人知,这样一个传统足球强国也有“不提倡踢球”的时候,从14世纪到16世纪,当地的足球禁令断断续续施行近200年。

“市民在公共场地上争夺足球过于喧闹,还可能引发许多上帝禁止的罪恶,我们代表国王命令禁止这种游戏,违者将被监禁。”1314年,在英王爱德华二世的支持下舞蹈場地,伦敦市长颁布法令,这是足球运动在英国被首次禁止。

当时英国的足九宮格球运动规则较为宽松,游戏玩家数量没有限制,在击球过程中可以使用工具,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比赛场地,经常出现“一群人在公共场合拿着棍棒,对一个球你争我夺的情况”。

据英国历史网站“历史打击”记载,1280年,在英格兰诺森伯兰郡的一场比赛中,一名球员撞到对手的利器,不治身亡。1303年,一名牛津大学学生在学校东门大街玩足球,被利器刺伤,伤势严重。诸多严重伤害事件引起当局注意,为确保社会治安,足球禁令出台实施。

1363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也宣布禁止足球及相关游戏:“我们下令禁止任何投掷石头、木头和铁的行为;禁止足球或曲棍球;禁止斗鸡或者其他无聊的游戏,违者将被处以监禁。”但这次英王颁布足球禁令似乎舞蹈場地并不只是为了社会治安,2年后,瑜伽場地爱德华三世就颁布了《射箭法》,要求所有子民在周日练习射箭,并规定任何妨碍射箭的运动都是非法的。

1337年至1513年,正值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内部红白玫瑰战争之际,除了爱德华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国王也认为足球运动妨碍他们的臣民练习射箭,便颁布法律予以阻止,因此英国足球断断续续被禁止长达近200年。

任何战争都需要强大的兵力支持,对于英格兰人来说,长弓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合格长弓手的培养时间差不多需要2到3年。英格兰长弓约长2米,仅箭杆就长达90厘米,拉弓射箭无疑需要持弓人有很大力气,上阵瞄准杀敌更是需要长期大量的训练。英格兰长弓手基本来自自由民,小樹屋也就是志愿兵,不算是国家的“职业军人”,所以这些自由民平时除了训练,还有更重要的谋生任务——干农活。如果大家都踢足球,训练不足,对于一味支出兵器补贴的国王来说就“得不偿失”了舞蹈教室

英国历史上的许多国王并不富裕,经常要向外借贷,战败就意味着丧权、破产。或许在这些国王的眼里,踢足球就相当于当代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妥妥的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我去九宮格交流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_中国网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顾仲阳)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2日发布《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小班教學土地190.5万公顷。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800万公顷,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果。

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九宮格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年上线发布各类尽時租空間责活动2.4万多个,网络平台访问量近4.4亿次。国土绿化行动扎实开展,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有效保护1.72亿公顷天然林资源,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05.9万公顷,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18.1万小樹屋公顷。截至2訪談023年底,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开工项目2見證2个,完成造林种草122.3万公顷。

2023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4万公顷,开工建设“口袋公园”4128个,建设绿道5325公里;林草产业总产值9.28万亿元聚會;实现以经济林为主的森林食物产量2.26亿吨;生态旅游游客量25.31亿九宮格人次。


长江上游赤水河示范区水生态修复的成效查覓包養價格与挑战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赤水河是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唯一一条干流尚未修建水电工程、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三峡工程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对珍稀特有鱼类不利影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庇护所”。赤水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于维系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开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7年1月1日,赤水河率先在长江流域实施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是“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先行示范。2021年1月29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赤水河流域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着力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实践的样板典范”。2021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赤水河在长江上游的生态地位,分析了近年来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支流小水电清理整改等保护修复措施的实施成效,提出了促进赤水河生态环境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的相关对策建议。

赤水河在长江上游的生态地位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素有“生态河”“美酒河”“美景河”“英雄河”之美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赤水河是减缓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不利影响的重要生境

长江上游是我国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分布有鱼类286种,其中特有鱼类多达124种 。与此同时,长江上游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9×108 kW,可开发量为1.71×108 kW,占全流域可开发量(1.97×108 kW)的86.8%。随着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的实施,长江上游的水域生态环境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生活在此区域的珍稀特有鱼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为缓解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带来的不利影响,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由于其干流尚未修建水电工程、仍然保持着自然的河流特征,并且鱼类资源丰富,整个干流及部分源头支流均被纳入了该保护区(图1)。

调查表明,赤水河流域分布有土著鱼类150种,其中包括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珍稀特有鱼类的物种数量约占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总数的2/3。在长江上游众多干支流中,赤水河的土著鱼类物种总数和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物种数均名列前茅。其中,土著鱼类物种总数仅次于金沙江、干流川江段、岷江和嘉陵江,位列第5;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物种数仅次于金沙江、岷江和干流川江段,位列第4(表1)。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受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影响的珍稀特有鱼类,如岩原鲤、长薄鳅、金沙鲈鲤、四川白甲鱼和昆明裂腹鱼等,均可以在赤水河完成其整个生活史过程。因此,赤水河是减缓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不利影响的重要生境,在珍稀特有鱼类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赤水河是众多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重要产卵场

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活动需要涨水过程的刺激,并且产出的受精卵在水中需要一定的流程和流速,以保证顺水漂流过程中的孵化发育。流程过短或者流速过低,均有可能造成受精卵沉入水底而缺氧死亡,因而这些产漂流性卵鱼类对水电开发等涉水工程建设尤为敏感。赤水河流程较长、水量丰沛,并且干流没有修建水电工程,仍然保持着自然的水文节律,这为产漂流性卵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调查表明,赤水河可以满足20余种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需求,并且繁殖规模较大,多年平均产卵规模为4亿粒(内部资料)。随着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实施,金沙江下游和保护区干流的水文情势和水温条件必将发生显著改变,这些变化将严重影响到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活动。赤水河由于受水电开发影响相对较小,水温格局和水文节律等基本保持着自然的变化特征,可以为众多产漂流性卵鱼类提供繁殖条件。一些原本主要在保护区干流江段繁殖的产漂流性卵鱼类,将进入赤水河寻找它们新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其他支流生态修复的样板典范

选择合适的支流,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开展就地保护,是保护受水电开发影响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有效途径。长江上游的青衣江、安宁河、水洛河和藏曲等支流流程较长,水量较大,鱼类物种丰富,是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的理想对象。但是,目前这些支流都已经修建了许多引水式小水电站,使得河流水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这些小水电不仅阻隔鱼类洄游通道,而且造成坝下江段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干涸,鱼类适宜栖息地和产卵场大幅压缩,部分种类因此而濒危。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这些支流的小水电进行清理整改,恢复河流自然流态,并实施一些生态修复工程。赤水河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类型为这些支流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样板典范。

赤水河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近年来,为提升赤水河生态环境质量,中央以及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包括率先实施全面禁渔及开展支流小水电清理整改等,有效促进了赤水河生态环境恢复。

全面禁渔的效果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党中央包養網、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赤水河作为“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先行示范区,其禁渔效果可以为长江流域其他重点水域全面禁渔提供重要参考。为科学评估赤水河禁渔效果,本文根据坡头镇(源头)、赤水镇(上游)、赤水市(中游)和合江县(下游)4个常规监测样区禁渔前5年(2012—2016年)和禁渔后5年(2017—2021年)的监测数据,从物种多样性、代表性珍稀鱼类种群数量、优势种类种群结构、总体资源量和鱼类繁殖状况等不同方面,对禁渔前后赤水河鱼类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全面禁渔5年来,赤水河鱼类资源恢复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鱼类物种多样性稳步提升。不同监测样区采集到的鱼类物种数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图2)。鳗鲡、异鳔鳅鮀、红唇薄鳅、细鳞鲴、光唇蛇鮈等消失多年的鱼类重新在赤水河出现。圆筒吻鮈、黑尾近红鲌、厚颌鲂等主要分布于赤水河河口江段的特有鱼类已经向上扩散至中游土城镇江段;四川裂腹鱼由源头的鱼洞村江段向下扩散至二龙抢宝江段。

部分珍稀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监测期间,4个监测样区共采集到长江鲟、胭脂鱼、圆口铜鱼、金沙鲈鲤、四川白甲鱼、岩原鲤、长薄鳅、红唇薄鳅和青石爬鮡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这些种类在总调查天数中的出现频次(即出现率)表征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和青石爬鮡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表2)。

主要优势种类种群结构明显改善。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墨头鱼、泉水鱼、中华倒刺鲃、大鳍鳠和粗唇鮠等主要优势种类的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明显增加。其中,平均体长增幅为4.1%—28.8%,平均体重增幅为5.7%—64.6%。同时,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明显增加,表明鱼类种群小型化、低龄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鱼类资源量明显增加。4个监测样区单船监测渔获量分别由禁渔前5年的4.4 kg/d、3.7 kg/d、4.1 kg/d和5.0 kg/d增加至禁渔后5年的6.3 kg/d、5.2 kg/d、8.2 kg/d和10.6 kg/d,增长率为4包養0%—110%。

鱼类繁殖状况显著改善。赤水市断面采集到的鱼类早期资源物种数量由禁渔前5年的31种增加至禁渔后5年的45种。2018、2020和2021年分别首次监测到草鱼、异鳔鳅鮀和鲢等之前主要在长江干流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在赤水河产卵繁殖。

小水电清理整改的效果

虽然赤水河干流没有修建任何水包養網價格电工程,但支流水电开发形势曾经非常严峻。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5月,赤水河流域共建有水电站373座,总装机容量4.494×105 kW。支流高强度的水电开发对珍稀特有鱼类及其栖息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2020年9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现场调研指出,赤水河流域小水电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水电站开发过于密集;②水电站造成河道严重减脱水,压缩鱼类生存空间;③支流梯级电站影响了干流保护区的水文情势。

为了减缓支流水电开发的不利影响,2020年9月以来,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对赤水河流域的小水电进行了清理整改。根据3省小水电清理整改方案,赤水河流域将有301座小水电全部退出,另有28座部分退出,退出率达88.2%(图3)。截至2022年12月底,赤水河流域共拆除小水电270座,占流域小水电总数的72.4%。大同河、古蔺河、盐井河、白沙河、堡合河和铜车河等一级支流的下游江段基本恢复了自然连通状态。

为了科学评估小水电拆除对鱼类资源的恢复效果,本文根据习水河和大同河等主要支流典型电站拆除之后的跟踪监测数据,对这些电站拆除之后鱼类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习水河高洞电站拆除之后,坝址下游江段减脱水现象得以消除,坝址上游原库区静水环境重新恢复为流水生境,不同江段鱼类物种数量和鱼类资源量均明显增加。其中,坝址下游江段鱼类物种数量由拆除前的10种增加至2022年5月的17种,单船监测渔获量由8 kg/d增加至11.9 kg/d;坝址上游江段鱼类物种数量由拆除前的15种增加至2022年5月的16种(图4),单船监测渔获量由8.3 kg/d增加至11.8 kg/d(图5)。大同河两汇水一站拆除之后,坝址上下游江段鱼类物种数量均增加,白甲鱼、岩原鲤和伦氏孟加拉鲮等喜流水性种类,以及需要进行较长距离洄游的产漂流性卵鱼类中华沙鳅已经上溯至了原库区位置。

赤水河水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

尽管目前赤水河在水生态修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流域生态欠账较多、部分修复措施盲目跟风,以及缺乏流域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等原因,赤水河水生态修复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部分珍稀鱼类种群恢复缓慢

全面禁渔5年来,赤水河鱼类资源显著恢复。但是,部分珍稀特有鱼类的出现率和种群数量未见明显增加,如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四川白甲鱼等,表明其物种生存前景仍然不容乐观。长江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来增殖放流的规模持续加大,采集数量明显增加,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发现野外自然繁殖迹象,物种野外灭绝风险依然存在。

部分生态修复措施缺乏科学性

目前,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相关措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亟待提高。由于操作简单、显示度高等原因,增殖放流长期以来被当作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全面禁渔5年以来,赤水河绝大部分鱼类的种群得到有效恢复,毋需再进行过度人工干预。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将增殖放流作为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一味追求增殖放流数量,对于增殖放流的种类、质量及其效果等则“选择性忽视”。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鱼类本来就是赤水河的优势种类,但是由于苗种易于获得、价格低廉,仍然被大量放流。这些苗种均来源于赤水河以外的其他流域,并且种质无法保证,这种跨流域放流极有可能对赤水河土著鱼类的种质资源造成潜在威胁。由于盲目增殖放流,来自北方的尖头鱥和北方须鳅等外来鱼已经在赤水河部分支流成功建群,对本地的裂腹鱼类等土著鱼类等造成严重威胁。此外,一些地方无视生态红线,借生态修复的名义在保护区核心区修建所谓的“生态河堤”“生态护坡”“生态步道”等,导致河岸大面积固化,鱼类栖息地惨遭破坏。

生态修复跨区域合作机制欠缺

赤水河绝大部分干流江段为省级界河,一些支流也跨越多个县市。由于缺乏跨区域沟通合作机制,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性和整体性明显缺乏,无法真正实现“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以习水河小水电清理整改为例,由于汇口距离长江干流较近,习水河历史上曾是长江鲟和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重要栖息地。但是,由于电站阻隔等人类活动影响,这些鱼类被迫从电站上游区域消失。为了减缓支流水电开发的不利影响、促进珍稀特有鱼类资源恢复,2021年1月,贵州省赤水市对境内的高洞电站和荔枝树电站进行了全面拆除。但是,四川省小水电清理整改进度明显滞后,位于下游合江县境内的黔鱼洞电站至今没有拆除,导致习水河的河流连通性仍然无法全面贯通,鱼类洄游依然受阻,河流应有的生态功能难以发挥。相似的情况在大同河、倒流河等跨省支流普遍存在。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2018年,云南、贵州、四川3省共同签署了《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这是长江流域第一个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促进赤水河生态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① 生态补偿主体单一。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由政府主导,企业等相关受益方较少参与,没有发挥出市场机制作用。② 补偿资金规模有限。现有资金规模难以满足后续生态保护与修复需求。根据贵州省和四川省小水电清理整改方案,仅小水电清理整改和后续修复费用预算就超过85亿元人民币,而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有限。③ 市场激励机制缺位。现有补偿机制仅有反向约束,而无正向激励。一些处于赤水河下游的县市虽然也为赤水河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却拿不到任何补偿资金,导致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性不高。

赤水河后续水生态修复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赤水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夯实赤水河作为长江大保护先行示范区的功能作用,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角度出发,精准施策,协同推进。

加强珍稀濒危鱼类保护修复

针对部分珍稀鱼类种群恢复缓慢的情况,建议加强人工辅助物种恢复的力度,建立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收集并保存珍稀濒危鱼类的种质资源,重点攻克或熟化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四川白甲鱼等珍稀濒危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同时开展珍稀濒危鱼类野外种群复壮试验。为避免盲目增殖放流对土著鱼类种质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一切以经济种类资源增殖为目标的增殖放流活动都应该取缔,转而以促进长江鲟、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四川白甲鱼等珍稀濒危鱼类种群恢复为目标。

持续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

根据前期制定的小水电清理整改方案和航道整改方案,加快推进赤水河流域支流水电开发和航道整治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清理整改。进一步深化酿酒、煤矿、造纸等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优化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改变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分区域推动典型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创新流域协调管理模式

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打破部门和地方分割,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推动流域实行统一的生态环境准入与退出机制、生态补偿与违法处罚标准。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的角度考虑出发,由中央层面协调制定《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对包養網支流小水电清理整改、航道生态化改造、珍稀鱼类野外种群复壮、水污染治理等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系统部署与科学规划。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将赤水河流域的白酒企业,以及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企业等受益方纳入补偿体系,扩大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同时,延长补偿期限,扩大资金规模,建立更加合理的分配机制。

加强科研监测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仅存的一条自然河流,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独特而完整,水生生物资源丰富,这为河流生态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同时,赤水河也是“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小水电清理整改等国家政策的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建议尽快建立覆盖赤水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水环境监测网络。通过长期定点监测,全面掌握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科学评估“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等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系统开展河流连通性恢复、典型受损栖息地修复,以及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与野外种群复壮技术研究,为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

赤水河水生态修复对长江大保护的启示

赤水河作为流域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的成功案例,相关经验对于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继续严格执行全面禁渔政策

2017年赤水河率先实施全面禁渔以来,鱼类资源明显恢复。相关监测结果证实了全面禁渔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恢复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证实了绝大部分种类可以通过全面禁渔自然恢复其种类数量。为了有效促进长江鱼类资源恢复,特别是为一些种群恢复速度相对较慢的珍稀鱼类提供充足的恢复时间,有必要继续严格执行长江全面禁渔政策。

坚持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恢复河流连通性

202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出发,对赤水河流域支流水电开发和航道整治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大力清理整改,极大地恢复了赤水河的河流连通性,有效促进了鱼类资源恢复及水域生态环境好转。建议从流域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角度考虑,科学开展长江流域河流连通性恢复,重新打通鱼类洄游通道。例如,全面拆除雅砻江支流安宁河、大渡河支流青衣江、金沙江中游支流水洛河和金沙江上游支流藏曲的小水电,恢复河流的自然流态和自然水文节律,减缓干流水电开发对喜急流性珍稀特有鱼类的不利影响;此外,恢复长江中下游部分历史通江湖泊与长江干流的联系,以保证江湖洄游型鱼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正常迁移。

牢固树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在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过包養網排名程中,赤水河流域始终坚持“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解决全面禁渔后老百姓的吃鱼问题,沿岸县市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渔业。2021年赤水市水产养殖产量达6 700 t,较禁渔前的2016年(3 140 t)翻了一番,满足了群众对优质蛋白的需求。同时,赤水市依托132.8万亩竹林,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2020年以竹产业为主的林业产业综合收入突破81亿元人民币。此外,酱酒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等日趋成熟。上述积极探索使得生态价值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后续保护与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飞、刘焕章,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审:黄玮;《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关查包養心得心青年的故事_中国网

新华网 刘璐

【学习进行时】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包養網比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青年的所思、所忧、所盼,他一直牵挂于心。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关心青年的暖心故事。

给体校青年教练涨工资

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一次到留村乒乓球体校调研,了解到体校青年教练王素梅工作出色负责,带出了入选国家队的学生,但是工资待遇却很低。体校希望组织上能根据她的情况,帮她解决一些困难。

那天上午11点多,习近平带着相关材料离开留村,下午3点,县人事局就通知体校,县里给王素梅涨了一级工资。批文上面写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了鼓励青年努力学习”。

让无双臂青年圆了大学梦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曾帮助过一名残疾青年圆了大学梦。

这个残疾人叫黄道亮。9岁那年,他因触碰高压电而失去双臂。但黄道亮并没有气馁,他练习用脚写字。在黄道亮的心里一直珍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上大学。

1988年、1989年,黄道亮两次参加高考,尽管分数达标,却因身体原因落榜。1990年,黄道亮第三次参加高考。当时,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了解到黄道亮的事情就破格录取了他。黄道亮成为福建省第一位无双臂大学生。

黄道亮说:“这对于我来说,不亚于一次重生。”

鼓励青年勇攀人生和事业高峰

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倾听他们的故事。

中国地质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陈晨,是我国首位成功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生活里,她不仅陪伴身患晚期骨癌的父亲抗争病魔,还通过打工兼职挣取学习和治疗费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她坚定地说:“有志青年,就要有责任、有担当,担起自包養己的那份责任。为了梦想,就要意志坚定、百折不回。”

总书记认真倾听了陈晨的发言后,对她说:“你的强大,不仅是内心强大,专业能力也非常强大。”他祝愿陈晨在勇攀珠峰精神鼓励下勇往直前,不断攀上事业和人生的新高峰。

勉励同学们“好儿女志在四方”

2000年,河北保定学院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李桂芝和她的同学们得知西部急缺教师,就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我们的一种爱国和担当”的初心,奔赴西部。

这一去,远离故土和亲人,他们像红柳一般扎根边疆。

2014年春天,亲历西部大发展的李桂芝和几位校友商量,把十几年在西部的所见所闻写成一封信汇报给习近平总书记。让他们惊喜的是,这一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包養網,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说,“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李桂芝读到信中“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一句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总书记真正懂得我们的所思所想。”

冒雨与同学们挨个握手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时,特意到图书馆看望正在自习的同学们。习近平从图书馆走出来的时候,天空正下着小雨,许多师生闻讯赶来欢送总书记。

习近平冒雨与同学们挨个握手。这场亲切而温暖的握手持续了十多分钟。总书记没有打伞,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

在场的师生非常感动,大家自发唱起了校歌欢送总书记。

让所有人都露出脸来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走进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与正在阅览室讨论的读书小组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交流结束后,有同学问总书记能不能合影留念。总书记不仅热情地答应了,还贴心地按高矮为同学们排了队形,并询问摄影师“是不是所有人都露出脸啦”。

勉励扎根雪域高原的包養網心得“90后”

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林芝市嘎拉村考察调研。

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见到了“90后”大学生村官黄海芬。当得知黄海芬是潮汕人,在广东上大学,毕业后放弃白领工作,怀揣梦想奔赴雪域高原后,总书记关切地问:“将来留在这里吗?”

“留下!安家啦,爱人在隔壁村,也是一起来西藏的。”黄海芬腼腆地笑了。

“从沿海到高原,这里需要人啊,你在这边好好干。”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她。

听到总书记的鼓励,黄海芬眼含泪花,努力点头。

点赞青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与青年人交流、座谈,勉励青年人要有理想、敢担当,倡导青年“自找苦吃”。

2022年夏天,四川宜宾学院求实会堂里,习近平总书记被热情的学子们围绕着。

即将毕业的刘江告诉总书记自己曾经当过兵,总书记关切地问:“在哪儿当的兵?”

“武警新疆总队巴音郭楞支队博湖中队。”

“在那边待了几年?”

“两年。”

“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总书记称包養赞道。

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投资引领复苏,查覓包養價格出口韧性强劲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记者 李春晖)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二季度已经过去。随着各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出台,各项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轨,复苏逐月加快。

展望下半年,分析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将呈现恢复性上升,三、四季度GDP增速将企稳反弹,全年来看有望呈现“对勾型”走势。

投资有望扛起“稳增长”大旗

从上半年“三驾马车”的表现来看,投资增长较为平稳,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力量。下半年,投资有望继续扛起“稳增长”大旗。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适度超前”。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并且“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在财政支持存后手叠加项目储备充足和政策支持到位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出口韧性犹存、各级政府对于中小民企纾困和扶持加码以及融资渠道得到改善之下,制造业投资也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当前投资明显发力,有望尽早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托底作用。

出口仍将保持韧性

抗疫两年多包養以来,中国出口一再打破市场对其悲观预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今年上半年,出口依旧表现出超预期的韧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增长11.4%。

民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认为,中国出口最大的优势是全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意味着海外需求——不论是居民消费需求、出行需求,还是企业生产需求、投资需求,中国都能生产并出口。

她表示,海外耐用品消费下行并不代表出口同频走弱。相较耐用品消费,今年更应该关注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目前多国工业生产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海外生产修复大概率会持续整个下半年。期间,中国生产设备零部件和生产资料出口将不断增多。

周君芝表示,下半年中国出口仍有较强韧性。她预测,下半年出口同比增速为7.5%,全年出口同比增速包養網为 10.5%。

复商复市有序开展,消费蓄力反弹

疫情扰动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其他经济领域。而随着各地疫情防控进入“扫尾”阶段,复商复市有序开展,消费开始筑底企稳,下半年有望加快修复。

连平表示,下半年多重积极因素将推动消费加快修复。一是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好转和复商复市的加速推进,二季度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有望被进一步激发。二是在复工复产和纾困政策逐步落实到位的共同推动下,就业情况将会得到一定好转。三是政策层面要求下半年促消费力度加大,各类消费券和购物券的发行将会助力消费恢复。四是在近期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汽车消费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提振。五是近期各地利好楼市政策较多。随着房地产投资在下半年筑底企稳,房地产相关消费有望逐步回暖。六是下半年促进消费的场景增多。暑假、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以及“双十一”和“双十二”等均对消费加快恢复有较大促进作用。

防疫政策不断优包養網比較化,助力经济加速复苏

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不仅取决于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也取决于疫情防控情况。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点散发,人流物流受限,使各地经济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然而除了正常的防疫举措之外,部分地区出现了过度防疫、一刀切、管控措施简单化等问题,给经济活动施加了不必要的阻碍。

针对上述问题,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提出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科学、精准执行国家统一的疫情防控包養網價格政策包養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外公布。此版方案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

同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

6月29日,工信部为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取消了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这给旅游业复苏带来了重大利好。该消息发布半小时后,去哪儿平台机票搜索量上升了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1.5倍。

分析人士认为,防疫政策不断优化,防疫举措更加精准、科学,有利于加快经济复苏的脚步。

三、四季度GDP增速将企稳反弹

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今年GDP季度增速将会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

连平表示,一、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增速由高转低,并于二季度探底。三、四季度GDP将企稳反弹。全年GDP增速达到4%以上可能没有太大悬念。若在强有力政策刺激下,全年GDP增速仍有望达到5%-5.5%,接近或达到预期增长目标。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下半年在常态化核酸检测背景下,“预防式”应对疫情将极大地降低大面积扩散的可能性,有利于物流和人流的恢复,经济大概率向疫情前的潜在增速收敛。他预计2022年第三、四季度的GDP实际增速分别为6.1%和6.4%,年内大概率走出“对勾型”走势。

夜校火热 有“知”有查包養網站比較味_中国网

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联投新青年·花山河社区共享客厅,夜校教师黄莎莎(左)指导学员插花。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摄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学员在学习“爵士演唱入门”夜校课程。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摄

近期,青年夜校在一些城市火热“出圈”,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夜校”,这个颇具年代感的词汇,正以崭新姿态进入年轻人的夜生活。

2023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开启报名当天,65万人在线争抢约1万个课程名额。绘画、乐器、表演、茶艺、书法……丰富的夜校课程,让人直呼找到了属于成年人的“少年宫”。

“白菜价”可买丰富课程

一条钢尺、一把剪刀,沿着皮料纹样的走势徐徐裁开,打孔、缝合、封边、上蜡……一只手工皮包“新鲜出炉”。

“从设计图纸,到找皮料,再到做包带,全部是我自己完成的,很有成就感!”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皮具课学员叶女士说。

叶女士是一位80后幼儿园老师,像她一样晚上在夜校“充电”的人还有很多。某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夜校”在该平台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帖子评价数同比增长226%。500元12节课的定价,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在线抢课,网友直呼“梦回大学抢课”“比抢演唱会门票还难”。

夜校到底能学点啥?翻开课表,丰富多彩。

北京夜校,市民捣鼓起胶片制作;浙江绍兴,学员摆弄着草木花卉;内包養蒙古呼和浩特,唐卡课堂吸引一批批青年……各地夜校课程百花齐放,不仅有手冲咖啡、阿卡贝拉等时髦课程,还有越剧、相声等传统艺术,以及粤语、摄影等实操训练。

更有趣的是,在浙江杭州一社区,还有夜校专治父母“吼娃”。“我现在明白了,平时要多赞美孩子,给他正向反馈,亲子关系其实大于亲子教育。”学员王女士表示,通过社区“智慧父母学堂”的课程,自己学到了父母情绪管理、应对叛逆期和校园暴力的相关知识。据悉,已经有200多位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

夜校在哪上?打开地图,“多点开花”。

文化宫、艺术馆、社区活动中心……以上海2023年秋季市民夜校为例,它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总校,联动设立25个分校和117个教学点,充分调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圈”。

设在公共文化机构里的夜校,书香味十足;在烟火气满满的闹市区,也藏着不少“小课桌”——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入夜的重庆九街商业区,霓虹璀璨、人声鼎沸,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蓝色屋子传出悠扬的歌声和阵阵鼓点,一场非洲鼓夜校课正在这里上演。包養網

“九街年轻人聚集、夜生活丰富,他们以往可能更多是在餐厅、酒吧、KTV消费。我们想通过夜校这种方式,给年轻人更多选择。”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主任钱鹏介绍。去年8月,观音桥街道开办了第一家九街夜校,短短3个月内,下辖的22个社区又陆续开设了11家,共计20种课程。目前,辖区内的夜校已吸纳600余名固定学员。

夜校师资怎么样?“白菜价”买得到“大师课”。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徐皓介绍,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不仅具备国有院团、相关协会的师资力量,还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很多民间艺术机构也参与进来。

在广东广州,全国一级健美操运动员、裁判员王莹,带领学员热舞尊巴;在浙江杭州,国家级化妆师、美容师黄滢手把手教“美妆小白”进阶“时尚达人”;在上海长宁,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吴包養宝平精心设计纹样,拉近传统篆刻陶刻艺术与年轻人的距离……在夜校,领域内的“大牛”纷纷走上讲台,将专业知识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年轻人的“市内桃花源”

提到夜校,很多人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夜校是“萌芽”:1917,中国早期规模较大的工人夜校——湖南一师夜学创立。

夜校意味着“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夜校长期承担了文化扫盲和补习的作用。不识字的人们,在夜校第一次“触电”文化知识。

夜校还意味着“希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职工在“夜大学”渴望与疾驰向前的时代列车接轨……

夜校,似乎是个带有年代感的词语。如今,重新走入当代青年的视野,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表示,“夜校热”折射出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充实内心、追求梦想的精神需要。

首先是年轻人对高性价比美育资源的需求。“在公益夜校,500元就能上12节课,这太划算了!”山东淄博夜校瑜伽课学员张女士表示,如果在商业机构报一个季度的瑜伽班,怎么也得上千元,相比之下夜校便宜不少。

不过,年轻人上夜校不单是为“薅羊毛”。近期,“文化体力”这个词火了,许多网友表示,平时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下班后只想刷手机放松,已没有气力投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中。与之相对,夜校通过线下授课、点名签到等充满仪式感的手段,重新唤醒上班族的“文化体力”。

“每周抽出1小时,放下手机、忘掉白天的工作,静下心来动手做一个娃娃,感觉很美妙。”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手工课的一位学员说,“夜校更让我期待下班后的生活。”

钱鹏表示,来重庆观音桥夜校学习的市民,往往并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寻找一个价值趋同的精神共同体。与过去获取专业知识的“硬需求”不同,今天的年轻人走进夜校,更多是为寻找自我疗愈的“桃花源”。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人们更关注服务需求,尤其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夜校的爆火,是情之所趋、恰逢其时。

“翻红”夜校如何“长红”

“今包養網天开这个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头脑风暴。夜校再往前走,怎么才能形成一定的机制去共建、共治、共享呢……”

2023年末,一场意见征询会在重庆观音桥街道举行。场地、课程、师资、成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操心着同一件事:已经被打开的夜校大门,如何能对大众一直敞开?

这个问题,同样摆在全国许多夜校面前。有专家表示,市民艺术夜校的供不应求,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政府搭台、大家唱戏,让各类主体都能成为艺术课程多样化服务商,或许是使丰富的都市资源转化为公共美育资源的路径之一。

目前,一些商业力量已介入夜校热潮。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地名+夜校”的新账号大量涌现。这些商业机构通常“在线组局”,网友在帖子下“许愿”,机构看到需求后,便开始统筹相应的教师和场地;学员凑够,即可开班,一般包養網500元8—12节课不等。

不过,这种“组局夜校”也引来不少争议。有学员发帖称,自己体验了一把商业机构夜校,质量堪忧;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上完一个周期的课程,机构就涨价了,前期“组局”只是机构减价获客的营销手段。当然,也有组局者“倒苦水”:一节课不到50元,这种低价实在难以覆盖办学成本……风口上的商业夜校,还需摸索出一条平衡公益和盈利的成熟模式,形成行业规范和从业者自律。

目前,夜校更多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牵头,更多沉睡的社会资源需要被唤醒。今年1月初,苏州大学“官宣”开办“苏大夜校”,招生对象为18—55周岁的成人,“非遗烙画”“ChatGPT数字化转型初级”等特色课程吸睛。网友表示,苏大为“高校办夜校”打了个样,期待更多大学“卷起来”。

不只城市,夜校这股风也吹到了乡村: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界都乡开办农民夜校,采取理论宣讲、节目演出、知识竞赛等方式,“学”与“娱”两不误;山东省胶州市村党组织领办乡村夜校,参加培训的多数妇女考取了育婴师中级技能证书,有的还当上了专业育婴师,最高月工资达到了1.5万元……家门口学到真本事,带有乡情特色的夜校“文化套餐”,让村民“对了胃口”。

“夜校多地开花,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沉下去’,积极探索求变的决心。”夏杰长表示。未来,夜校还需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才能从“翻红”走向“长红”。(记者 吴雪聪)

文化和查覓包養價格旅游部发布通知开展“四季村晚”活动_中国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举办“村晚”,坚持农民唱主角,集聚乡村资源,持续擦亮“村晚”品牌,让“村晚”机制化、常态化、品牌化。

包養悉,“四季村晚”活动要求突出以乡村为中心,坚持农趣农味,鼓励开展“斗舞”“对歌”“才艺比拼”等竞技性活动,推动节目季季演、才艺人人秀、活动季季新。支持“村晚”进街区、进景区,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让“村晚”真正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文旅融合大平台。

在“主场活动+示范展示点”方面,以春、夏、秋、冬的“村晚”主场活动为重点,遴选若干“村晚”示范展示点,引导带动“村晚”活动花开四季、常办常新。活动要求突出“村晚+”,即丰富活动内涵,支持“村晚+”特色节庆节日、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新兴消费业态,推动“村晚”由侧重文艺演出向文化和旅游节庆展示、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

据了解,在“四季村晚”活动中,中国文化馆协会将联合相关新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招募乡村文艺能人、团体等担当“我要办村晚”主播,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自办“村晚”。国家公共文化云上线“四季村晚”专题,将推出“四季村晚”直录播,展示各地“村晚”的优秀节目,创新开展春耕祈年会、田间消夏节、秋收丰收节、团圆过大年等特色活动。

《通知》还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等公共机构的阵地作用,加强对农村文艺团队指导,组织文包養網化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服务。同时,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展示,突出群包養網 花園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基层覆盖率。此外,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内容形式,发挥品牌活动示范作用,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媒体资源,注重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村晚”活动。(记者陶稳)


兴安查包養行情岭下,一座被艺术“唤醒”的村庄_中国网

“这些装土豆的筐子、放水果的盘子,怎么能算艺术品呢?”48岁的西口村村民董丽梅,从16岁起就跟着奶奶学柳编技艺。在她眼中,柳编的盆、筐、篮,是装东西的日用品,是可以卖钱的旅游纪念品,怎么都和艺术沾不上边。
  因为乡村艺术季的到来,不仅祖传的柳编手艺和艺术沾了边,董丽梅也与艺术有了一段奇妙的邂逅。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一个被森林和草原环抱的小村。
  和董丽梅一样,这里的村民曾经觉得艺术离自己很远。而如今,谈起艺术,西口村里人人都能聊上几句:“欢迎到我家看展”“乡村艺术沙龙在我家”“咱村都是艺术家”。
  变化的发生,开始于多年前文化和旅游部对西口村的帮扶。彩绘上墙、雕塑进村,艺术和村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和传统的非遗技艺融为一体,也和村里的产业发展融为一体。被艺术“唤醒”的村民们发现,生活处处是艺术,艺术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咱村都是艺术家”

主创艺术家:王之纲、岳嵩。共创村民:董丽梅、侯长有、张金花……
  在西口村外的山坡上,立着一件名为《暖》的装置艺术作品,将传统柳编技艺和现代光影艺术相结合,塑造出一家人环抱的温暖情景。几位西口村村民的名字也被写在了作品介绍中,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工艺美术系副教授岳嵩等艺术家一道,成为《暖》的共同创作者。
  9月2日,“西口村艺会·2023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在西口村开幕,这次活动为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行动”计划的首个示范实践项目。
  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10所艺术院校及设计机构的25个艺术家团队、近300名师生携手村民与手艺人,经过一年的筹备和40余天的在地创作,在西口村完包養成20件公共艺术景观作品、7个院落艺术化改造、1间乡村艺术馆建筑改造,让西口村走进“艺术圈”,让村民沾染“文艺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2023阿尔山乡村艺术季总策展人马赛说:“清华美院始终秉持‘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理念,我们在这里创作与自然相融合的艺术作品,扎根乡野大地,运用本土的材料,由师生和村民一起进行在地的艺术共创,挖掘乡村独有的自然人文基因并予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7月13日忙到8月13日,我们柳编工坊的14个人全上阵,在清华美院老师们的指导下制作。”董丽梅介绍,“我们习惯了照着固定样式来编,但老师们的想法像天上的云彩,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创造力也提升了不少。”
  除了《暖》,董丽梅还参与了《连年有鱼》《升》这两件柳编艺术作品的制作,现在也算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艺术家。“不光是我,咱村都是艺术家了。”她自豪地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连年有鱼》主创艺术家林乐成说:“在创作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会的,村民也会,甚至动起手比我们还熟练,还有感觉!我们常说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善于劳作的村民们无师自通。勤劳生智慧,民间有高手。”
  西口村外的山林间,有一片五彩的木桩,像梯级,像浪涌,像一朵悄然绽放在大地上的花。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孔繁迪和西口村村民共创的艺术作品《层林叠浪》。
  孔繁迪初到西口村时,在乡间漫步常能看见堆在院里的柴火棒子,这种“堆叠的秩序感”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开始搜集村民家的木材,在森林的空地里寻找合适的地形,用恰当的造型和颜色将这些木材“放回森林中”。
  “参与共创的村民大多是夫妻档。听他们说,之前会有情侣到那个山坡上谈情说爱,我想着色彩正好给那里增添情趣。没想到在协助我完成作品的村民中,真的有年轻男女因此相遇并相恋了。”孔繁迪说。
  创作期间,林间久违地响起了劳动的欢声笑语,曾经的林场工人们拿起了尺子、锯子和刷子,将收集到的木材锯成大小不等的尺寸,并涂上五颜六色的环保涂料。有村民大哥和孔繁迪开玩笑说,白天锯木头和打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晚上做梦仍在不停地“一锤一锤结实地往上打”。
  与大地共处而产生灵感、与村民共创而臻于完善、与自然共呼吸而被赋予意义,重重叠叠的关系组合成为《层林叠浪》的底色。“作品呈现的缤纷色彩,隐喻着我们五彩纷呈的生活。”孔繁迪说,“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样的生活是大自然给我们的。”
  艺术敲开了乡野的窗。废弃的老村部被改造成看山艺术馆,正在展出的“西口十年摄影展”浓缩了西口村的美丽蜕变。老房子和庭院变成艺术展馆和沙龙,陶瓷、木版画、油画等艺术品都走包養網进了村民家。
  西口村的大喜旅店,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营业,是村里最早的旅店之一。过了三十多年,旅店还保留着老样子,只有四间客房,两间带炕、两间是床。今年夏天,旅店发生了大变化,临街的房间被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设计成“唠嗑画廊”,里面摆放着学生们设计创作的作品。传统的老式旅店,变成了可以歇息、聊天、看风景的艺术画廊,游客们一边喝着茶,一边和退休的赵大喜夫妇唠着过去的故事。

找到乡村发展的“金钥匙”

西口村处在农林牧三区交界处,全年无霜期仅有90天,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受气候、交通等条件制约,西口村一度是阿尔山市贫困群体最包養網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村里常住人口641户,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95户,接近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文化和包養網比較旅游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帮扶下,西口村退出贫困村行列,走上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然而受气候等条件制约,西口村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局限。
  乡村振兴的路往何方走?文化旅游为西口村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西口村党支部书记包勇介绍,西口村过去是老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后失去了支柱产业。后来村民种过一阵土豆,但因气候偏冷,一直难以形成规模。作物成熟慢,村民生活节奏也慢,仿佛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
  “慢种慢养慢生活”是西口村的特色,也成为村里发展旅游的理念。西口村利用“文旅+”和“数字+”赋能乡村发展,构建起旅游基础完善体系、农畜示范提升体系、旅游质量优化体系,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建设成为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示范村,2023年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如今再谈起艺术,董丽梅也有了不少话说,“生活就是艺术,每个村民都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艺术不仅是用来看的,还能拉动经济创收,村里现在成为艺术村,我们发展旅游更有信心了。”
  2023阿尔山乡村艺术季执行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的温博谈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美院师生通过艺术设计的专业力量,引导当地村民借助柳编这包養行情项非遗技艺发展特色产业。这不仅可以保护传承手工技艺,而且对当地村民实现居家就业、共同致富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这些在地艺术作品也将成为西口村新的文化标签,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森林之子》在哪里?”“看山艺术馆怎么走?”周末的西口村,不时有开车前来的游客,进村参观各类艺术作品。游客驻足在村民家的院墙外,看着五彩斑斓的墙绘,用相机记录下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炊烟袅袅的图景。
  文化和旅游部派驻西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玉洋说,2021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协调下,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组织11个团队200余名师生,在西口村完成了2200平方米的墙绘和190余幅自然、人文风光写生作品。
  “墙上不仅开出了‘花’,还为村里带来了收入和人气。”黄玉洋说。2022年,西口村在网络平台发售数字藏品2022份,每份99元,购买的用户获得村委会授予的“数字村民”荣誉称号,在西口村能享受各种优惠活动。一年多来,已有400多名“数字村民”到西口村旅行。
  自然纬度让这里的夏日短暂,但艺术的温度却将夏日缓缓拉长。村民和艺术家,共同装点出西口村最美的风景。2021年,到西口村旅游的只有3000多人次,2022年增长到1.3万人次。今年暑假,西口村的游客达到1.9万人次。发展旅游业,延长产业链,西口村的发展找到了“金钥匙”。

美丽村庄催生美丽经济

西口村里,几十面墙壁满是各色墙绘,扮靓了灰顶白墙的房屋,“灰头土脸”的老房子一下“活”了起来,极大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
  阿尔山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邢波多次到西口村调研,他发现不少村民开始自发打扫门前院外的卫生。“随着村里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干净,很多村民也产生了维护村容村貌的想法,不仅打扫自家院里头,看到院外有垃圾也会主动清理。”
  在西口村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希望,为西口村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村民和游客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感受西口村的自然之美和多民族的和谐共处,体验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美育的力量也悄然渗透其中。
  “艺术进入乡村,肯定会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陆亚军说,“艺术能够振奋人心,有的人干活累了、生活累了,看到这些艺术品,会兴奋地再做一些事情,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艺术不仅为村子带来一场光影盛宴,使乡村环境更美丽,也催生出了“美丽经济”。艺术家们从乡村文化中挖掘出有历史底蕴、广泛流传的文化资源,以此为基础对接产业发展、品牌培育等需要,实践出一条“民俗、民宿、民居多元并举,生产、生态、生活有机融合,共治、共享、共富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黄玉洋说,为了满足游客的新奇感,西口村不断丰富旅游供给,打造出旅游打卡地“西口十八景”、农村特色美食“西口十八碗”、山林土特产品“西口十八款”,让游客既玩得好,又吃得好,“连他们离开时后备箱装些什么,也考虑齐全了”。
  “现代乡村振兴,正需要乘着这股来自乡野的力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帅云海表示,“艺术家团队在大地艺术和乡村文旅产业结合发展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调研发现并整合乡村已有的资源,是在创作之初不容忽视的环节。而艺术家团队包容开放的视角能够带来新鲜的观察,在想象力的催化下生根发芽,诞生新颖又贴近实际的表现形式。在‘乡村振兴+美育+文旅’的语境下,青年艺术家可以成为带领村民或社区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村民苏丽红于2020年回到西口村开了家小饭馆,过去几年生意一直不好,还欠了债。今年9月,虽然已进入旅游季的末尾,苏丽红却还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清华美院的孟超老师团队晚上就要走了,我要给他们包顿饺子吃。”苏丽红高兴地说,今年夏天生意太好了,来村里搞艺术创作的美院师生常在店里吃饭,游客也多了起来。“忙了一个夏天,把之前的欠账都给平了。”
  “没有了外债,以后发展更是有劲头了。”苏丽红指着饭馆的后院说,院里还有好大一片空地,准备明后年攒点钱,建民宿。
  村民刘涛说,这几年乡亲们的笨鸡、笨鹅、鸡蛋、豆包根本不愁卖,尤其是黄花菜、木耳、榛蘑等“山货”,“采多少游客就买多少”。董丽梅除了经营柳编工坊,也向外地售卖“山货”,“一天能发三百多个快递,我们村的‘土味’飞出了大山”。
  随着旅游、养殖、农副产品销售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据统计,西口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21年的22657.96元增长到2022年的40681.90元,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24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78万元。
  “村里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村民的发展。村里正在通过‘雁阵计划’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培养头雁、孵化雏雁、凝聚归雁,调动起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普通村民等不同群体的发展积极性。”黄玉洋自信满满地说,“每名村民都越来越好,村子一定也会越来越好。”